

“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
作者: 汪海燕摘 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已经成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构建科学的学业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路径。但从现实教学情况来看,当前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方式较为简单,评价标准过于单一,难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了使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本文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视角入手,探究了教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学业评价,从而以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 小学语文 学业评价
“教学评一体化”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这一理念认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是核心要素,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评价的作用,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语文概念知识的考查,在评价过程中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各项能力的发展。本文从“教学评一体化”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出发,探究了教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提供思路。
一、明确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一)学业评价的目的
明确学业评价的目的是教师进一步优化学业评价的前提。从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是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教学根本任务、服务于教学的。评价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要素,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中,促进学生学业水平发展是评价的目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应该以立德树人、评价教学、导向学习为基本目标。具体而言,“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除了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之外,还应以促进学生情感、道德品质发展为目标,落实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使学业评价的结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
(二)明确学业评价的功能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是依靠阶段性的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业水平,诊断功能是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重要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内容,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通过检查并评估学生的指标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学习诊断,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更多的信息。小学语文学业评价还具有反馈功能,学业评价的结果应该及时向学生和教师反馈,才能有效发挥其激励学生学习、促使教师反思的作用。
二、合理设置学业评价的维度与比例
(一)合理设置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维度和指标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结合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作为学业评价的维度。这样既能考查学生对语文生字词以及语篇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帮助教师与学生更好地考查与反思知识与能力的匹配程度,提高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全面性。
从学业评价整体来看,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具体的评价指标。以阅读维度的评价指标设计为例,根据新课程标准,该维度下的二级评价指标可以确定为阅读兴趣、朗读水平、词句积累、阅读分享、课外阅读、儿歌与古诗词阅读等。其中,阅读兴趣主要是评价学生是否喜欢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能否爱护图书;朗读水平则重点考查学生能否使用普通话正确且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否把握好语气与停顿等;词句积累主要考查学生能否理解并记忆生字词、能否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等;阅读分享主要是考查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能否主动向教师或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课外阅读则重点考查学生能否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课外阅读,并积累名言警句或其他的学习资料;儿歌及古诗词阅读则重点考查学生在阅读中能否发挥想象力,感受语言的音律美与意境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等。
(二)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学业评价体系
第一,教师应发挥自身的核心作用。教师是“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因此,在构建学业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核心作用,做好考试评价、学业评价、课堂评价与日常评价等工作,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发挥考试的甄别和诊断作用。在阶段性考试或终结性考试中,教师要诊断与评估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具体的标准、专业的术语,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客观与全面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诊断与发现现阶段语文学习存在的问题。其次,在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后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存在违纪情况,了解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的情况,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课堂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更为准确的记录与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二, 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评价,让学生参与学业评价。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应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因此,在优化学业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
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自我评价的反思作用。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反思的重要措施,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会基于已经确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业水平做出初步的评价。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可以鼓励学生应用表格或分享会议的形式,将自我反思的过程与结果可视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规划。其次,学生互评也是学生参与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重要举措。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明确的互评标准,减少学生的主观因素对学业评价结果的影响。
第三,教师还要重视家长的评价。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学业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联系家长,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提高家校共育的成效。在日常的学业评价中,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等线上渠道,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业评价中,充分反映学生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与心理状态,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要服务于教学。在构建学业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新时期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目的与功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学业评价的维度、标准以及方法,让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主体参与到学业评价中,使学业评价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最终形成完整的闭环。
参考文献:
[1]刘朝明.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苑教育,2022(17):24-26.
[2]包冬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12):75-76.
[3]陈宝铝,邱晓兰.“教”要突出能力的培养,“评”要精准、多元:对“教学评一体化”发展的两点思考[J].新教师,2021(9):30-33.
[4]王怡潇.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智趣课堂构建[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8):40-41.
[5]黄文峰.“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小学语文阶段性评价的诊学探索[J].小学语文,2023(2):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