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作者: 钟鑫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更注重教学创新,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教学方式,顺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启发学生的数学智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笔者探索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和策略,旨在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教学效果

以生活化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是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一大举措。教师应秉承“以生为本”的原则,立足教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积极探索生活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数学”。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情引趣”,启发学生智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的乐趣,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生活化教学还能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启发学生的智慧,使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思维及语言观察、思考、表达现实世界。

(二)有利于“化难为易”,增强学生自信

随着年级的增长,数学知识的难度也逐渐增加。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四基”“四能”,提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生活化教学还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例如,在“百分数(一)”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采用对话法、讲授法来讲解知识,而应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开启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门”,使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中提取出与百分数有关的信息,从而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

二、现阶段生活化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欠缺,理论创新落实不到位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将考试拿高分视作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教学目标,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不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此一来,学生无法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反而会觉得数学学习十分枯燥乏味。

(二) 教学和生活脱轨

要推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就应致力于应用实践,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小学生的年纪普遍较小,亲身经历的事情不多,对外部事物的认知往往不够充分。在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部分教师没有关心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脱轨,难以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以生活导入新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新知导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融为一体,以生活实例导入课堂知识,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了解数学知识的作用,提高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年、月、日”一课的新课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并在课堂上分享,从而增加学生的常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生活化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例如,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春游”的生活化情境,利用“春游”这一主题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让学生计算游玩项目的收费情况,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这个生活化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能够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生活化作业

生活化作业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将作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保证作业质量,巩固课堂教学成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节约用水”一课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并观察不同水龙头滴水的速度。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水费的收取标准、节约用水的方式等。在课堂上,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生活中浪费水的视频,使学生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品质。这样的生活化作业设计,既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也能够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四)采用生活化教学评价方式

生活化教学评价方式,是小学数学教师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变化,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不断融入生活理念,丰富评价内容,创新评价方法,构建“以生为本”的生活化教学评价课堂。

例如,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考查学生能否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口算、笔算是否准确,计算速度是否达标等。生活化教学评价,既让学生得到理论知识方面的收获,又让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怀,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好感。

(五)以生活化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法,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生对各种新事物充满好奇,若教师将数学知识与游戏进行结合,使得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就可以较好地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总之,生活化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化抽象概念为具体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内化数学知识,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教师应立足教材,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多元化手段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肖作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名师在线,2022(28):49-51.

[2]王晓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天津教育,2022(26):28-30.

[3]何甲兵.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J].天津教育,2022(13):80-82.

[4]傅新娣.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问题研究[J].名师在线,2021(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