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综合实践板块项目式学习策略探析
作者: 张艳梅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参与真实、有意义的项目实践,学习、运用和巩固知识。笔者基于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阅读综合实践板块的任务要求,将学习内容设计成三个项目式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项目式学习任务一:制作以“美好·声情并茂”为主题的《朗读者》节目
教材第一、二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板块强调“朗读和默读都是重要的阅读方式”。第一单元主要学习重音和停连;第二单元要求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据此,笔者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为中央电视台制作一期以“美好·声情并茂”为主题的《朗读者》节目,并将其分解为三个子任务。
子任务一为整理朗读技巧笔记。笔者要求每组学生根据第一、二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板块中的朗读内容,自主整理、总结朗读技巧,并利用课内语句举例。学生整理出如下内容。
1.重音起强调作用。例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停连是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即停顿,声音的延续即连接。朗读时,无论停顿还是连接,都不是随意的,要与文章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相适应,还要照顾到听者的感知和理解习惯。停顿可以用“|”和“∧”来标示,前者用于较短的停顿(如: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后者用于较长的停顿(如: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连接可以用“⌒”来标示,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这里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去,有标点也不停顿。如: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3.语气起传递文字所蕴含的喜怒哀乐的作用。例句: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语气凝重〕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语气带点紧张与期盼〕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语气平静〕
4.节奏能体现作者情绪的变化,展示文章叙事的节奏。例句: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节奏低沉〕
小组成员根据朗读技巧笔记相互指导朗读,纠正发音、语气、语调等方面的问题,共同提升朗读水平。笔者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与指导,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之处。
子任务二为做亲情故事讲述者。围绕主题词“美好”,主持人邀请大家分享家庭生活的照片或视频,选择一个美好的瞬间,讲述背后的故事,分享亲情带给自己的幸福与温馨。学生要借鉴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手法,体会语境在理解词语中的作用。如:照片里,爷爷戴着老花镜,认真地读着报纸上的灯谜;奶奶在一旁织毛衣,偶尔抬头与爸爸聊上几句;妈妈和姐姐兴奋地讨论着节目内容;我依偎在爸爸的怀里,手里拿着一把糖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子任务三为做声情并茂朗读者。围绕主题词“美好”,全班开展第一、二单元课文朗诵活动,在琅琅书声中感受汉语的美好与情感的美好。小组内学生轮流朗读课文给对方听,根据朗读评分表相互评价,提出改进建议。最终,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本期《朗读者》节目中展示。
项目式学习任务二:组织以“学习·声动未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教材第三、四单元的阅读综合实践板块强调梳理文章脉络、理清逻辑思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式表达阅读感受。具体来说,第三单元要求学生梳理学习方法和途径,领悟教育的艺术;第四单元要求学生梳理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并讲述这些人物的事迹。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感悟和交流能力,落实以上语文素养,笔者设计了项目式学习任务——以举办“学习·声动未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并将其分为四个子任务。
子任务一为做好演讲前的宣传。各小组先拟写宣传标语,如“言为心声,学无止境,用演讲丈量知识的深度”“从书页到舞台,让智慧与激情共鸣”等,然后设计并张贴富有创意的宣传海报,利用校园广播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
子任务二为小组探究演讲技巧。小组成员一起探究演讲技巧,包括语言表达、肢体语言、情感投入等方面。他们可通过观看专业演讲视频,分析演讲者应具备的技巧,并在小组内模拟练习,提高演讲能力。此外,小组还将学习制作PPT等有效的辅助材料,以增强演讲的视觉效果,提高信息传达效率。
子任务三为撰写文稿,模拟演讲。学生需要在学习第三、四单元的基础上,选择一个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议题深入研究。议题可以是学习方法的探讨(如,学习要与思考、实践相结合)、学习态度的反思(如,学习时要保持好奇心)、从文中人物身上学到的品质和启示(如,陈毅献身革命的坚定意志激励我永不退缩)等。基于议题,学生需要准备一篇具有个人见解的演讲稿,演讲稿要“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然后,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将演讲技巧运用到演讲实践中。如此,学生不仅能提高公开演讲能力,还能为他人的演讲提供有益的反馈。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演讲表现给出专业的反馈和指导,为学生在即将到来的预选赛上演讲助力。最后,每个小组要推荐一名代表,参加班级预选赛。
子任务四为多轮比赛提升综合素养。班级预选赛要选出代表参加全校比赛,其评委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代表共同组成,以确保评选过程的公正性。半决赛邀请校领导、专业教师及往届优秀选手担任评委,选手限时演讲,评委根据演讲内容、表现打分。总决赛邀请全校师生及家长观看,选手进行主题演讲并接受评委提问,展现综合素质。总决赛中获胜的选手授“超级演说家”称号。
项目式学习任务三:开展以“想象·演绎课本剧”为主题的话剧表演活动
教材第六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板块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编课本剧并表演。根据这些学习任务,笔者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开展以“想象·演绎课本剧”为主题的话剧表演活动,并将其分解为三个子任务。
子任务一为识剧改剧。学生对剧本设计的要素和标准等不够了解,需要参考阅读综合实践板块中的链接材料,学习课本剧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组织学生观看、分析话剧《雷雨》,小组合作探究人物、情节、台词、主旨、舞台说明,讨论文本阅读与剧本创作的不同之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第五、六单元的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从教材中选取适合改编成课本剧的篇章,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进行合理改编,形成初稿,最后小组合作探讨,在初稿中增加强化情节冲突、丰富角色形象的内容。
子任务二为排剧。学生要组建包括导演、编剧、演员、剧务等在内的剧组团队,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导演和编剧根据角色特点招募演员,帮助演员深入理解角色,把握角色特点和情感走向。然后,剧组团队要将剧本分为若干段落,根据剧本分配角色,选角排练。初步排练后,全剧合并排练,调整节奏和衔接。学生还要制作或收集道具与服装,为表演增添色彩。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排练中注重细节打磨,台词训练要注重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确保台词讲得清晰、有力;动作设计要根据剧情需要合理设计,包括舞台动作和肢体语言;场景布置要根据剧本内容营造合适的氛围,灯光音响要能增强舞台表现力。
子任务三为展剧。展剧即举办班级话剧表演活动。各小组轮流上台表演课本剧,展示创意与才华。演出结束后,教师要组织观众填写评价表,评选出最佳剧本、最佳表演等奖项并颁奖。
文字编辑 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