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幼儿户外游戏自主性

作者: 李星雨 马美玲

如何提高教师户外游戏设计与组织能力,有效增强幼儿户外游戏的自主性呢?

幼儿参与户外游戏环境创设。合理规划户外活动区域能为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锻炼健康体魄、培养运动兴趣及良好意志品质提供有力保障。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在先期建设过程中,除在园所固定场地投入大型高结构的游戏器械,没有在其他户外活动场地——绿色软草坪、方格子软操场和户外环形柏油硬地面——放置任何器械,设计之初就打算将场地的规划权交给幼儿。

我们先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幼儿和家长对三块活动场地的规划设想,然后组织教师基于调查结果合理投放器材。比如:在墙边、墙角设置玩沙角;在中间方格子操场设置“木兰从军”大型军事对抗户外游戏场域:在绿色草坪左边操场上规划一块多功能区,埋设轮胎,铺设鹅卵石小路,构建幼儿休憩的庭院;在绿色草坪中区布置风火轮、跳绳、大沙包、饮料桶等游戏器械,幼儿在活动时可以随取随玩;将环形柏油硬地面一分为二,一边设计为“跳房子”等跳跃游戏场地,另一边则设计情境公路游戏“我是小司机”场地,将场地划分为走跑区、平衡区、投掷区、跳跃区、攀爬区和综合区等。

幼儿协商制订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获得游戏性体验的前提。在幼儿自主开发的“拉小车”游戏中,幼儿根据游戏推进需要不断优化游戏规则,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与挑战性。

自主游戏时间,幼儿首先选择了常规的滚轮胎游戏。游戏中,幼儿初步探索出新规则,即将绳子与轮胎组合,用绳子带动轮胎滚动。在此过程中,一名幼儿的轮胎发生了侧翻,于是他将轮胎放倒变成“小车”拉同伴,并尝试用拉、拽、背等方式行进。其他幼儿看到后纷纷模仿。由于场地路面特点和幼儿身高体重等实际情况,一个人很难拉动“小车”,幼儿开始尝试多人合作拉,于是“拉小车”游戏自然形成了。

幼儿掌握多人合作“拉小车”方法后,产生了“拉小车”比赛的念头。于是,他们依据人数、场地等确定了起点和终点,并尝试制订游戏规则——从起点至终点沿直线“拉小车”运送组员,先完成的小组获胜。比赛中,幼儿兴致高昂,自觉遵守规则。第一轮游戏结束后,没有获胜的小组发现了问题:男女生人数不一样,按性别分组不公平。于是,幼儿提议用黑白配的方法再次分组,并明晰游戏规则,重新游戏。在第二轮游戏中,两组幼儿参与积极性高涨,同伴合作能力不断提升。

幼儿初步体验到自制规则进行游戏的乐趣后,希望通过设置障碍增加游戏难度和乐趣,于是主动求助教师为他们添置锥形桶。经过讨论,幼儿确定了锥形桶的摆放位置,并构建了新的游戏规则——“小车”拉人从起点至终点要绕“S”过障碍,不碰倒障碍且先完成的小组获胜。本轮游戏依然是第一组获胜,第二组幼儿不服输,再次挑战。

随着游戏的深入,幼儿决定重新分组,升级游戏难度,优化游戏规则,开始第四轮游戏。随后,幼儿自主到器械柜寻找适宜的材料,合作摆放器械,设置群组障碍。优化后的游戏规则为幼儿提着轮胎走过平衡木,“小车”拉人绕“S”过障碍,最后钻过山洞,不碰倒障碍且先完成的小组获胜,违反规则的小组重新从起点开始。游戏中,个别幼儿为了赢得比赛出现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于是,有幼儿主动提出要当裁判,监督小朋友遵守规则。“拉小车”游戏的规则就这样在幼儿乐此不疲的游戏实践中完善。

文字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