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赛-评”一体化体育教学实施策略

作者: 李红丹

“学-练-赛-评”一体化体育教学实施策略0

羽毛球基本技能“握拍与步伐”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羽毛球技能水平,培养其战术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一、系统设计,学为核心

为落实以学为核心的体育教学任务,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需求,帮助学生高效学习。

“握拍与步伐”教学的课前准备阶段,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挑选并整合关于握拍与步伐的理论知识,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握拍与步伐的基础知识,手指的用力方式、步伐的移动技巧、基本技术与运用、基本战术与运用等。

进入课堂后,笔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直观的多媒体展示,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呈现。在握拍教学环节,笔者详细阐述不同握拍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如正手握拍适合攻击型打法,反手握拍更适合防守或快速反击。笔者还通过现场示范和视频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握拍方式对击球效果的影响。在步伐教学环节,笔者同样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图片和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步伐移动的正确姿势和要点,如保持身体重心稳定、脚步轻盈以及根据球的方向调整步伐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步伐移动的内在逻辑和目的,鼓励他们主动探索步伐与击球效果之间的联系——合理有效的步伐移动既能增加击球的准确性,又能节省体力。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掌握了握拍与步伐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在互动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升。

二、强化技能,练为基础

在羽毛球教学中,教师组织持续、系统的技能训练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肌肉记忆与动作模式,为日后的进阶学习打下基础。为此,教师要精心拟订训练计划,确保练习过程既规范又富有成效,同时要注重练习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握拍与步伐”的强化训练中,笔者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方法,通过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提升技能水平。

在握拍训练阶段,笔者首先根据学生的握拍情况,组织学生分组训练。对握拍姿势基本正确的学生,笔者鼓励他们进行精细化练习,进一步提升技能,比如通过不同方式(如正手位、反手位、高位和低位)和不同力度(轻打、重击、切削等)的击球练习,他们深刻感受到细微调整握拍的紧度或角度可以改变球的旋转、速度和方向,从而影响比赛中的策略选择和得分机会;对握拍姿势存在明显问题的学生,笔者一对一指导,从手指的摆放位置到手臂的发力方式等方面耐心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在纠正过程中,笔者不仅关注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还注重引导他们感知正确握拍的重要性,以及错误握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击球力量分散,无法有效传递到球上,进而影响击球的精准度等。

在步伐训练方面,笔者同样注重训练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步伐移动的连贯性和节奏感,笔者精心设计了多种练习方式,从简单的前后场、左右场定点步伐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米字步、六点步、全场不定点移动等移动步伐练习,以及前后场组合、左右场和前后场混合、多球组合等组合步伐练习,全面提升学生的步伐技能。

三、搭建平台,赛为检验

教师搭建多样化的竞赛平台,如班级联赛、校际交流赛等,能让学生在实战中检验所学技能,提升心理素质与团队协作能力。

在“握拍与步伐”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两项基本技能,笔者精心策划了“班级羽毛球挑战赛”与“校际羽毛球友谊赛”,注重在比赛中检验学生“握拍与步伐”知识技能的应用水平。

在“班级羽毛球挑战赛”中,笔者设置了“握拍与步伐”专项检验环节,以此敦促学生精进技艺、提升实战能力。比赛中,裁判从握拍是否稳健有力、发力是否精准高效、步伐是否灵动敏捷等角度,对每位选手的握拍姿势、发力方式、步伐移动的连贯性和准确性进行细致观察与评判。

在“校际羽毛球友谊赛”舞台上,笔者更加注重检验学生在实战中对技能的综合运用水平与灵活应变能力。比赛中,学生面对来自不同学校的风格各异的对手,比赛的激烈程度与不确定性随之增加,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握拍与步伐”基本技能,还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以及迅速适应比赛形势变化的应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对手的不同特点,如身高与臂长、移动速度快慢、技术风格等,灵活调整自己的握拍方式和步伐移动策略,有时需要采用正手握拍大力扣杀,以雷霆万钧之势压制对手;有时则需要转换为反手握拍,以细腻的网前小球技术诱使对手失误,确保自己始终占据场上的主动权。

通过一系列赛事的历练,学生不仅在“握拍与步伐”技能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在心理素质、团队协作、战术运用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四、多元评价,评为引导

在羽毛球“握拍与步伐”的教学评价中,笔者构建“技能测试+录像分析+团队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全方位评估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和战术意识。

技能测试是评价体系的基础,它直接考查学生“握拍与步伐”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分静态握拍测试和动态步伐测试两部分。静态握拍测试要求学生在不同角度和力度下正确且稳定地握住球拍,根据学生握拍的准确性、稳定性和灵活性评分;动态步伐测试则通过设定一系列模拟实战的场景,如快速侧移、前后交叉步等,评估学生在快速移动中保持正确握拍姿势并准确移动步伐的能力。

录像分析是评价体系中的创新环节,它旨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帮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技能运用。教学中,笔者录制学生在训练或比赛中的表现,特别是反映其握拍与步伐技能的关键环节,引导学生观看自己打球的录像,细致分析自己在握拍力度、角度调整、步伐转换、身体协调性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团队评价强调“握拍与步伐”在团队比赛中的实际应用。在小组对抗或团队训练中,笔者观察并记录学生在配合队友、执行战术时握拍与步伐方面的表现,通过“在快速攻防转换中,能否迅速调整握拍方式以适应不同击球需求;在团队配合中,步伐移动是否准确高效,能否有效支持队友的进攻或防守”等方面对学生做出评价。

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及反馈帮助学生提升了运动技能,发展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文字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