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猪变形记》绘本游戏教学例谈
作者: 严会 马艳绘本教学中,如何在一开始就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他们阅读绘本的兴趣呢?在绘本《小猪变形记》的教学中,教师先播放一段包含多种小动物叫声的音乐,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在幼儿模仿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有一只小猪想变成其他小动物,猜一猜它会怎么做呢?”通过游戏导入,教师迅速将幼儿带入绘本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后续,教师采用如下策略引导幼儿深入阅读。
角色扮演与拼图游戏,促进绘本内容理解。教学前,教师提前准备相应的动物头饰和简单的道具。课堂上,当讲到小猪变成长颈鹿、斑马、大象等动物时,教师邀请幼儿通过模仿动作、语言和表情等,分别扮演小猪和绘本中的其他动物,体验小猪变形的过程和心理变化。例如,扮演小猪变成长颈鹿的情节时,幼儿努力伸长脖子去衔高处的物品,同时说出小猪在绘本中的台词:“我敢说,做长颈鹿一定很刺激。”通过这种方式,幼儿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小猪要变形的原因以及变形后的感受,从而深入理解了故事的情节和内涵。此外,教师将绘本中的关键画面“无聊小猪”“变长颈鹿”“变斑马”“变大象”“变袋鼠”“变鹦鹉”“快乐小猪”制作成拼图,设计“拼图游戏”辅助教学,让幼儿在拼图的过程中回顾和梳理故事内容,并结合拼图讲述故事情节,加深对绘本的理解。
情景再现,提高绘本阅读趣味性。教师根据《小猪变形记》的绘本内容,先在教室的一角布置森林、泥潭等场景,然后让幼儿分组在场景中表演绘本中的故事。表演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发挥,增加一些创意动作和对话。如幼儿A扮演小猪模仿长颈鹿时,不仅踩着高跷努力伸长脖子,还晃着脑袋左看右看,并自言自语:“哎呀,这树叶看起来不太好衔呢!”旁边的幼儿B扮演的斑马嘲笑他:“站都站不稳,还想学长颈鹿,哈哈哈。”表演结束后,一名幼儿提出建议:“下次表演时,大家可以换角色演,这样每个人都能体验不同的角色。”另一名幼儿建议:“大家在说台词时声音可以再大一点,以免后面的小朋友听不清楚。”情景再现的游戏方式不仅使绘本内容更加鲜活地呈现在幼儿面前,还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表现力,让绘本教学活动充满了趣味性。
故事接龙与创编,增强幼儿阅读体验。在绘本教学的尾声,教师通过故事接龙与创编等活动巩固幼儿的阅读成果,增强他们的真实体验,帮助其更好地吸收绘本中的知识和道理。具体教学过程如下。教师先说出《小猪变形记》的开头——一只无聊的小猪准备出去走走,然后让幼儿依次讲述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在接龙过程中,幼儿回忆绘本中的情节和细节,用自己的语言将故事延续下去。如一名幼儿这样讲述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小猪向兔子诉说了自己的经历和烦恼。兔子听了,笑着对小猪说:‘小猪,你不用羡慕其他动物,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你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比如你很聪明,能够想出许多尝试新事物的办法,你还很勇敢,不怕失败。这些都是你的优点啊!’小猪听了兔子的话,明白了做自己才是最幸福的,它开始珍惜自己的生活,和其他动物一起快乐地生活在森林里。”这样教学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又巩固了他们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作者单位:严会,天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马艳,天门市卢市镇中心幼儿园)
文字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