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式教学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作者: 刘娟 王海霞阅读教学强调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互动对话。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人物,与人物对话。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为例做具体阐释。
结合问题情境参与对话。《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白求恩大夫以手术台为阵地,在战场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69小时的动人故事。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师创设对话情境:“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战场环境的句子,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默读并划出描写环境的句子。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并思考:“这几次环境描写渲染的气氛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仔细读文本并谈个人体会。有的学生说,“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写出了环境的危险,特别是两个“不断地”写出了敌机轰炸的猛烈和持续性。有的学生说,“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写出此时大家的处境比之前更危险,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可见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环境非常危险。然后,师生共同归纳:“课文通过描写白求恩大夫工作环境的危险表现他的大无畏精神。”最后,教师给出句式支架,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如:当炮弹落在小庙前,小庙被烟雾淹没时,白求恩 ;当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时,白求恩 。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使学生走进课文初步体会白求恩伟大的精神品质。
结合生活体验深入对话。在引导学生体会描写白求恩大夫争分夺秒地为伤病员做手术句子中的“争分夺秒”一词时,教师结合生活体验设计问题:“‘争分夺秒’这个词写出了白求恩大夫面对危险时丝毫不惧怕,以最快的速度做手术。同学们,你有过争分夺秒做一件事的经历吗?”有的学生说,爸爸经常规定我在20分钟内写完一课的家庭作业,这20分钟内,我可是一句话不说,一秒钟也不走神,专心地做作业。有的学生说,上个月,我在科技作品提交截止日期前一天的晚上,花费两个小时制作了一个新能源小灯笼,在制作的过程中,我手脑并用,一分一秒都没有浪费。随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争分夺秒做一件事的经历与白求恩大夫争分夺秒做手术的情景进行对比。学生发现,自己是在非常安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中做事,而白求恩大夫是在战火纷飞、随时有生命危险的环境下做事。借助生活体验与文本对话,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白求恩大夫冒着生命危险争分夺秒救护伤员的伟大形象。
结合独特感受个性对话。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提问:“你想对白求恩大夫说些什么?”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出了心里话。有的学生说,白求恩大夫,您虽然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是个了不起的医生,但是在救助别人时不要把自己忘了,您的生命也是宝贵的,请您多爱惜自己的身体。有的学生说,正是因为白求恩大夫清楚生命的可贵,他才会不顾自己的生死,在手术台上救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在对话过程中,学生被白求恩大夫的无私以及对工作极其负责的精神深深感动,对白求恩的坚守充满崇敬之情。
(作者单位:大冶市滨湖学校)
文字编辑 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