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CPE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作者: 谭亚

小学英语CPE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0

CPE课堂教学模式是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的单篇课文教学模式,它以单课实施的三个环节命名,C代表创设主题情境(create thematic situation)环节,P代表践行学思活动(practice learning activities)环节,E代表探索主题意义(explore thematic significance)环节。本文以人教版PEP三年级的Unit3 Amazing animals,Period 1 A Let’s talk & Let’s learn教学为例进行阐释。

一、创设主题情境

教师需要理清本课所在单元语篇内容和主题意义,以此确定本课的学习主题和学习情境。本单元主题“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属于人与自然范畴下的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主题群。单元内容涉及常见的动物、动物特征和动物保护等子主题,围绕主问题“动物的差异性如何体现”展开,以谈论宠物和谈论野生动物的两个配图小对话为主要学习内容,还有两个配图词汇学习文本,要求学生学习与宠物和野生动物有关的名词,从不同维度对动物进行分类,能和同伴谈论关于宠物和野生动物的话题。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激发他们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为他们提供思考人类与动物关系的机会。

本节课学习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Let’s talk部分谈论宠物的配图对话,学习目标为能用 “Do you have a pet?”等句式谈论宠物;第二部分是Let’s learn部分的宠物配图词汇学习,学习目标为认识常见的宠物,能用“I like...”表达对宠物的喜爱。由此,教师将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归结为“宠物是我们的朋友”。

围绕以上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教师这样设计主题情境:语篇中的人物Mike收到一封电子邮件,邮件内容是学校要举行动物推介会,号召同学们争当动物推介官,推荐自己拥有的或者喜欢的宠物,宣传动物保护要求。根据主题情境和学习内容,教师继续创设三个子情境,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宠物、谈论宠物、推介宠物。在认识宠物情境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给出的图片、视频、教具的基础上,根据单词的音、形、义,学习fish,cat,bird,rabbit等词汇。在谈论宠物情境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理解“Do you have a pet?”等句型在对话中的意义,并扮演角色,进行简单的对话。在推介宠物情境活动中,学生用已学句型“This is...”介绍宠物,并学会使用“I like...”表达对动物的喜爱。

二、践行学思活动

践行学思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阶段。教师根据本节课主题情境“动物推介”,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面设计学思活动。

活动一:学习有关宠物的单词和句型。此活动属于学习理解类活动,教师主要借助Watch and answer(要求学生看视频回答教师提问)、Watch and say(要求学生看图片说句子)、Listen and imitate(要求学生跟读模仿)、Listen and do(要求学生听、读、做,用全身反应法在节奏训练中巩固核心词汇)四个任务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在推进学习任务一时首先播放展现各种宠物可爱样态的视频,并提问“What animals can you see?”,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形成初步认知,接着教师再次播放视频,并示范“This is a ... I like ...”句型的使用,然后教师又一次播放视频,让学生尝试用上述句型练习表达,由此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教师在推进任务二时利用图片和玩偶教具展示,让学生操练“This is a ... I like ...”,学习更多宠物词汇。而后,教师通过任务三、任务四,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宠物核心词汇(如fish、cat等)和核心句型“I like...”。

活动二:学习如何谈论宠物。此活动属于应用实践类活动,教师借助“看视频学对话”“分角色练对话”“做调查,用对话”三个任务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先要求学生通过观看课文中对话文本的视频理解对话内容,再用“开火车”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操练对话。操练过程中教师反复输出“Do you have a pet?”,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Yes, I do. I have a ... / No, I don’t.”回答,进而理解核心功能句。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扮演课文情境视频中的人物,操练对话,并通过班级展演的方式检测、评价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核心功能句的能力。最后,学生在小组内运用核心功能句“Do you have a pet?”展开是否有宠物的调查活动,被调查学生运用“Yes, I do. I have a ... / No, I don’t.”回答,在活动中巩固对核心句的理解和运用。

活动三:学习如何推介宠物。此活动属于迁移创新类活动,教师主要借助三个任务引导学生学习:任务一为discuss and match(讨论动物习性),巩固动词swim, sleep, run, hop, sing,并完成图文连线练习;任务二为Make a pet picture book(制作宠物图册);任务三为向大家推介喜爱的宠物,争做宠物推介官。推介宠物、争做宠物推介官是这节课的核心任务,教师在推进任务一和任务二时为之做了很多铺垫。例如,学生在任务一中选择打算推介的宠物,并思考从哪些方面推介这个宠物。在教师引导下,有的学生说要先介绍宠物名称,有的学生说必须要描述宠物外貌,有的学生说要说清楚宠物习性,等等。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从What(宠物名称)、How(宠物外貌)、Why(宠物习性)三个方面制作思维导图,用水彩画、素描画、简笔画等方式制作宠物图册,并根据自己的宠物图册自主选用已学的语言推介宠物。比如,有学生在展示简笔画图册时做如下推介:“This is my dog. It’s white. It’s cute. It likes running. I like dogs...”

三、探究主题意义

主题意义探究的途径是通过语言学习和思维活动挖掘语言所承载的主题内涵,在获取语篇信息的基础上建构、加工信息,表达观点。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

一方面,从生活实际入手思考主题内容的学习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让语言学习为提升认知和解决社会、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服务。比如,在学生学习了与宠物有关的词语、句型和语篇后,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设置“宠物对人类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宠物存在的价值。有的学生结合本节课对宠物的认识,回答“宠物让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乐趣”;有的学生根据宠物的特点,回答“宠物能陪伴人类,是人类的朋友”等。

另一方面,渗透与主题相关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如通过认识宠物、讨论宠物、推介宠物三个学习活动,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发现推介宠物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喂养宠物,喂养宠物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宠物究竟给社会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对公共卫生安全的思考。一名学生说,有的宠物主人没有责任意识,不好好照顾宠物甚至虐待宠物;另一名学生说,部分宠物主人缺乏公德意识,对宠物疏于管束,致使宠物出现乱叫扰民、随地便溺、随意撕咬公共物品等问题。这样的讨论让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人们对宠物的喜好,增强爱护宠物的意识。

(作者单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

文字编辑  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