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矛盾不只是家事

作者: 孙巧玲

鑫宝在周记中写道:“没有妹妹之前,妈妈总会在周末带我出去玩。我生病了,妈妈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家里有了妹妹,妈妈几乎把全部精力用在妹妹身上,把所有的爱给了妹妹。妹妹抓我、咬我,我疼得流眼泪,妈妈却总是轻描淡写地说:‘妹妹还小,不懂事。你是姐姐,要让着她。’唉,他们才是一家人!”

鑫宝的独白让我感到忧心。于是,我分别在学生和家长中进行了主题为“如何看待二孩”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家里有了弟弟妹妹后,父母更爱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会夺走父母对他们的爱。

如何消除亲子矛盾,平息二孩带来的“手足风波”?我与同事集体“会诊”,开“处方”。同事提醒我,亲子矛盾是家事,清官难断家务事,你能把每个家庭的家事摆平?

同事的提醒不无道理,我仅凭一己之力确实难断家事,也难以消除亲子矛盾。

正当我准备打退堂鼓时,鑫宝的妈妈给我打电话,向我求助——帮助她消除母女之间的隔阂,缓解母女之间的紧张关系。

经过思考,我针对二孩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的问题尝试开出一张通用“处方”,具体的“配方”是“两会一秀活动”。

首先,在学生中开展主题为“手足情”的辩论会。会上,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加入正方或反方。其实学生选择哪一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导他们通过辩论懂得手足情深。孩子是无私的,也是自私的,他们往往期望独享父母的爱。正如反方陈词:“我方认为弟弟妹妹抢走了父母对我们的爱。”经过辩论,“我方坚持认为有兄弟姐妹好,因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可以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正方选手最后的发言赢得阵阵掌声。

其次,在家长中开展主题为“给予每名孩子100%的爱”经验分享会。对于父母来说,大宝、二宝如同手背和手心,同样重要。有些家长生育二胎后,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在二宝身上,并没有忽视大宝的成长,只是忽略了大宝的心理感受,导致大宝与父母产生情感隔阂。于是,我邀请亲子关系融洽的家长分享经验——如何给予每个孩子100%的爱。同时,我建议家长给大宝录一段真情告白视频或者写一封真情告白信,让大宝吃下“定心丸”,产生安全感。鑫宝也看到了她父母的真情告白:“宝贝,我们总把你当大人看待,其实你只是一个13岁的孩子。因为妹妹年龄尚小,所以我们对她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在你小时候我们是用全部精力照顾你的。以后我们尽量一碗水端平。我们永远爱你!”

最后,在学生中开展“秀秀同胞”系列活动。活动中,子鹏回忆与弟弟滑雪的乐趣,咏博叙说弟弟令自己暖心的瞬间,林翰告诉大家他的妹妹是自己钢琴演奏最忠实的粉丝。鑫宝在分享了与妹妹的趣事后感慨:“尽管我的妹妹现在是小吃货、‘大魔王’,但我依然爱她!她长大后一定更加可爱!”

学生秀完同胞后,一起聆听故事《地震中的母亲》,欣赏歌曲《那些年》《陪我长大》,观看电影《我的兄弟姐妹》,齐诵《我的兄弟姐妹》:“我在梦里呼唤你的名字,我的兄弟或者姐妹。我渴望见到你的笑脸,而你再也不会躲闪和怀疑。也许我应该知道,我们的内心都满溢着爱……”

鑫宝主动与妈妈握手言和了。我庆幸没有把亲子矛盾当作家事。

(作者单位:枝江市马家店初级中学)

文字编辑  罗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