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课堂助力健康成长
作者: 姚自林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关注生活、把握生成、激扬生命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个体生命自主、全面、和美发展提供支持。20多年来,十堰市郧阳区一直致力于构建绿色课堂,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研究成果在湖北省基础教育首届“湖北好教研”成果展评活动中获二等奖。
绿色课堂以信任、尊重每一个生命为基础,以学生好学、乐学为根本出发点,以课堂环境民主和谐、生命活力自然绽放、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习过程愉悦高效为特征,以学生会阅读、会倾听、会发现、会思考、会动手、会表达、会交流、会展示、会总结、会反思为标志,旨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和核心素养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培养目标方面,绿色课堂一方面强调教育回归本真,促进学生性格的完善,让学生懂得身心健康、崇善向善是成人成才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关注生活勤学习、善于合作乐学习、敢于质疑能学习、自信向上会学习等能力,从而实现做人有品行、做事有品格、学习有品质、生活有品味的培养目标。
在教学资源方面,绿色课堂提出“前置性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总结巩固—拓展延伸”的“五步导学”教学模式,注重其实施载体导学案的设计。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前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自主总结方法—迁移创新应用”学习进程的落实。导学案的实施体现了新课程、新课标的理念,促使教师在研究、处理、加工教材资源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标准、眼中有学生”,关注学生如何学、学习效果怎么评,而不是只关注自己如何教,从而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教学环境方面,绿色课堂既要打造自然舒适的物理环境,又要营造和谐积极的心理环境。关于心理环境建设,绿色课堂主张建立平等、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以包容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例如,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不批评回答错误的学生,而是引导他们思考、改进。其次,教师要注重营造学生之间良好的合作氛围,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学会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以小组竞赛等方式增强小组凝聚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绿色课堂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教学。首先,教师要通过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与几何图形相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自主构建模型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避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减少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其次,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如在科学教学中设置更多的实验课,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操作,了解科学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的热爱。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实地调研、社区服务等课外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调查当地河流的污染情况并提出治理建议,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在教学评价方面,绿色课堂注重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而不是仅仅关注学习结果。对于那些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尝试新方法、努力克服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
(作者单位:十堰市郧阳区教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