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绿色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作者: 尚金敏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绿色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0

广告写作是人教版英语七年级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广告写作实践中,从仿写到扩写,创作出新颖、独特的广告文案;能够将个人情感与创意融入广告之中,使广告作品既具有实用性又充满艺术感。在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绿色课堂中,教师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多维互动、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真实场景中沉浸式地学习和运用英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发展。

一、以生为本,设置导入情境

绿色课堂始终将学生置于课堂学习的核心位置,以其个人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基础设置导入情境,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生发学习动力。课堂上,教师通过问卷调查(你印象最深刻的餐馆名称是什么、招牌菜是什么)、播放推荐美食的视频广告等前置性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经验、学习兴趣以及语言基础。

二、自主构建,形成思维导图

学生对广告有了初步印象后,教师先通过创设餐馆即将开业需要广告宣传的主题情境,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接着,教师通过图片、标题等呈现所要探究的主题,并以“Look at the title and picture, what’s it about?”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根据标题和插图预测文章内容,形成认知期待。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提取英语广告词写作的主要元素。最后,教师启发学生深度思考,从形式、结构、内容、句式表达等方面分析如何写出一则广告,探析广告词的写作方法及技巧,并尝试添加内容使广告更完整。

在应用环节,教师先引导学生模仿设计广告标题。以面馆为例,学生将广告标题确定为The Noodle house或Welcome to Noodle house后,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标题并给出理由。一名学生发现广告标题The Noodle house简洁、宣传对象突出,能够快速吸引人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为各自拟开的餐馆设计菜单,并模仿教材中的广告片段进行写作。在打算开面馆的学生制作了包括图画(简笔画)、价格等的面馆菜单后,一名学生补充:广告语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餐厅,除了有清晰的餐名和价格,还要有服务、环境和地理位置等的介绍;另一名学生结合语篇分析:广告语开头要引入话题,结尾要招揽顾客。教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教材文本不同段落的重要句型,如引入话题段落的“Would you like to eat...?”;介绍餐厅段落的“We have...,for just...,Do you like...? ”;招揽顾客段落的“Welcome to our restaurant...”等。教师鼓励学生在仿写的同时发散思维,自由、开放地表达。综上,学生总结出餐馆广告既要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名称、标识、图片,又要引入话题、介绍餐馆、招揽顾客,同时要注意信息的准确表达。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建构出如下写作广告的思维导图。

三、任务驱动,实现创意表达

教师设计“面馆试营业—写广告语推荐面馆特色—评选最佳面馆—做特色面馆推荐官”驱动性任务,引导学生在巩固和内化语言、形成结构化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新情境进行创意表达。

在面馆试营业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试营业中的浪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学生提出了合理点餐、打包、拼桌等建议,潜移默化地培养了珍惜粮食、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

在写广告语推荐面馆特色环节,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写广告语,通过交流补充、完善相关信息,深入领会广告语的传播性、目的性和易记性特征,并在教师引导下达成以下共识:广告宣传文案形式上要图文结合;结构上,标题要能吸引注意力,突出卖点,正文开头要引起顾客兴趣,中间要阐释餐馆的特色和优势,结尾要促使顾客采取行动;内容上,要明确目标顾客,突出独特卖点和优势;表达上要简洁有力、积极向上,重复和强调核心卖点。

在评选最佳面馆环节,教师让学生之间合作交流,有的扮演面馆推荐人推荐餐馆特色面,有的扮演顾客询问相关信息,在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的活动中有效输出习得的广告语言,锻炼推荐技巧,最终评选出最佳面馆。

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鼓励学生做特色面馆推荐官,写出一篇更有吸引力的广告(扩写),并引导学生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怎样表述才能让顾客更方便地找到面馆。学生发现应在广告中补全面馆的营业时间、地点、联系电话等,并根据需要添加形容词或定语,使表达更具体,同时要使用多样化的句式增加亮点,如“The tomato egg noodles is very delicious and it is at very good prices. The waiters are friendly. As for drinks, if you spend over 50 yuan in the restaurant, we will give a drink or dessert as a gift for you”。

在从理解到内化再到输出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先搭建同伴支架,让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再给予必要的指导,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十堰市郧阳区教学研究中心)

(组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追寻关注生活、把握生成、激扬生命的绿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1A176)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