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单元整体分析与教学框架设计

作者: 刘妮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第9单元“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旨在通过丰富的语篇内容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探索世界的兴趣。如何从单元整体视角设计教学,助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呢?

一、单元读写材料整体分析

第9单元包括六个语篇——三个配图对话语篇、两篇说明文和一张写作信息卡。笔者梳理了六个语篇的核心语言知识和技能,明确了相应的教学重点。

语篇一Talk about past visit experiences to different museums是配图对话。这个语篇展现两名学生谈论自己过往参观科技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美术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太空博物馆的经历,涉及核心词汇“space museum,history museum,art museum,nature museum”等,以及核心句式“Have you ever been to a science museum?”“Yes, I have. / No, I haven’t”等。教学重点一是用英文询问和谈论游览博物馆的经历,获取信息;二是依据图片内容推测对话主题和语境。

语篇二Make a visit plan to a museum是配图听力材料,分三节。配图呈现了对话中提到的方位图。第一节是John和Tina的对话,他们谈论了游览科技博物馆的经历,探讨了出行方式。第二节是Kim和Linda的对话,他们讨论了游玩主题公园的经历,确定了前往公园的交通方式。第三节听力材料的内容是Tom和Frank谈论自己喜爱的运动,包括游泳和溜冰,以及两人经过协商最终决定去湖畔公园溜冰。这个语篇旨在巩固描述博物馆的词汇,复习关于出行方式的表达,巩固现在完成时的基本句型,并运用“Let’s go tomorrow.”“OK. How are we going to get there?”“We can take the subway.”等表达。该语篇以听力形式呈现,侧重培养学生在看图和听对话的过程中获取并梳理信息的能力。

语篇三Talk about past visit experiences to Chinese places of interest是配图对话。四幅图分别呈现了长城、故宫、兵马俑和鸟巢四个著名景点。对话内容是中国学生询问一名外国学生在中国旅游两周的经历,外国学生介绍了自己游览北京和西安之后印象深刻的景点和美食。该语篇继续巩固现在完成时的用法,以及现在完成时加具体时间的用法。同时,中国著名景点和美食的话题呈现旨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学重点是中国著名景点的英文表达,包括“the Terracotta Army,the Great Wall,the Birds’Nest,the Palace Museum”等;核心句型是运用现在完成时采访外国友人在中国旅游的经历,如“Have you visited the Palace Museum?”“Have you been to the Great Wall?”“Have you seen the Terracotta Army?”等。

语篇四Talk about the most interesting museum是配图说明文。这个语篇通过三名学生叙述的游览博物馆的经历,展现美国的计算机博物馆、印度的厕所博物馆和我国杭州的国家茶文化博物馆的风貌,涉及“invented,unusual,rapid,progressed,improve,peaceful”等描述博物馆的动词和形容词,以及“The most interesting museum I have been to is...”“I’ve recently been to a very unusual museum...”等句型。三段简短的介绍展现出这些博物馆令人惊叹之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细节理解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语篇五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是配图说明文。这个语篇从语言、食物、景点、天气四个方面介绍新加坡,并配图展示新加坡的著名景点Night Safari,涉及“population,country,language,food,city,temperature,wonderful and safe,simply,new,strange,best,far”等描述性名词、形容词和副词,以及“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Have you ever tried Chinese food outside of China?”“Have you ever been to a zoo at night?”等核心句型。该语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新加坡,提高分析文章结构、段落主要内容、作者写作意图等阅读能力,掌握介绍类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体会作者巧妙运用现在完成时句型与读者互动的表达效果。

语篇六Write an article to advertise是一张写作信息卡,写作主题是“介绍和宣传自己的家乡”。该信息卡在语篇五的基础上提炼了写作框架和句型结构,为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提供有力支持。重点词汇包括“size and location,population,weather,history,places to visit,things to eat”等,核心句型包括整个单元的重点句式,突出宣传家乡或旅游城市的相关表达,如“Have you ever tried / seen / been...?”“If you...you will / can...”“You should...”“One great thing about...is...”等。

二、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

笔者基于语篇内容构建了“激活过去游览经历,推荐有趣的地方”“探索和了解世界更多有趣的地方”“宣传家乡,表达热爱家乡之情”三个学习阶段,并将其规划为五个课时内容。

课时一(听说课)分为学、听、说三个环节。学生先学习各种博物馆、动物园、游乐园的英文表达,接着学习用现在完成时询问和回答游览经历,掌握本课时重点词汇和句型,然后完成Activity 1b,2a,2b 的听力练习,操练目标语言,最后通过两个情景对话迁移运用。情景对话一:模仿文本对话,运用现在完成时的一般疑问句进行问答,操练词汇和句型。情景对话二:结合自身实际谈论游览过的博物馆和其他有趣的地方,并做一个简短的出游计划。

课时二(听说课)同样分为学、听、说三个环节,但这一课时的内容聚焦中国著名景点,尤其是北京和西安的景点。学生先读图、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型,然后听采访对话并梳理其主要内容,最后依据对话内容开展角色扮演英文对话活动。与第一课时相比,第二课时的对话不仅要运用知识点,还要有逻辑地输出,并表达自己的喜好和感受。

课时三(阅读课)分为读、学、表达三个环节。“读”分两个步骤,先读图和语篇主要内容,获取主要信息,再细读了解三个博物馆的特色,用思维导图梳理三个博物馆的特点,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学”的环节聚焦文章的核心词汇和句型,学生要在短文中找到这些内容,用英文解释其意思并造句。“表达”环节,学生模仿短文内容和表达方式介绍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博物馆,感受文化的多样性。根据课堂时长,学生可以口头表达,也可以书面表达。

课时四(阅读课)分为读、学、梳理三个环节。“读”分三个步骤。首先读图和语篇主要内容,了解新加坡著名景点,然后读语篇结构,明确语篇用平行结构介绍了新加坡的语言、食物、景点和天气,最后读具体信息,也就是细读以上几方面内容,并完成练习。“学”指向语言输入,分析作者如何用现在完成时的句子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关注介绍著名旅游城市所用的词汇和句型。“梳理”环节,学生在不看语篇的情况下,通过回忆将琐碎的信息有逻辑地梳理出来,进一步总结所学内容。

课时五(读写课)分为读、写、评三个环节。首先“读”中国著名旅游城市,积累城市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特色食物等的英文表达。“写”分四个步骤,首先明确写作目的,弄清目标读者,也就是写一篇介绍家乡武汉的宣传类文章,接着构思文章结构,拟定内容,选取武汉最具特色的方面写,然后模仿前面的语篇组织语言,展现武汉的城市风貌,最后将文章工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第三环节“评”,学生写作后根据教师给出的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并修改、完善文章。完成后,教师选取典型作文进行点评并给予指导。这一课时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武汉特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课时一、二属于第一学习阶段;课时三、四属于第二学习阶段,课时五属于第三学习阶段,由此构成单元教学路径。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