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写话教学的策略重构

作者: 侯国梅

低年级写话教学的策略重构0

【摘 要】 写话教学是习作教学的奠基工程,写话能力的高低,将影响学生后续习作状态的好坏。教学时,教师可挖掘教材中的隐性资源,拓宽写话指导的途径,制定切实的评价标准,以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关键词】 写话教学 补充内容 拓宽途径 制定标准

写话教学是习作教学的奠基工程,写话能力的高低,将影响学生后续习作状态的好坏。因此,让学生爱上写话,就能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话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畏难情绪、畏惧心理是做事的“拦路虎”,写话也不例外。如何克服?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写话”只不过是将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而已。所以,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隐性资源,拓宽写话指导的途径,制定切实的评价标准,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

一、挖掘教材中的隐性资源,补充写话内容

细读教材不难发现,写话内容的设置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补充:教材的仿写或续编、看图写话、“口语交际”的内容或学生的生活实际等。教师需要遵循儿童学习的规律,精心选择和设计,为写话内容序列化、趣味化做出努力。

1.教材的仿写或续编。儿童喜欢阅读童话,儿童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他们的奇思妙想,常常给人意外的惊喜。教师可以让学生为课文续编故事,也可以提供关键词让他们创编故事等。如二年级下册《沙滩上的童话》的课后习题要求“根据开头编故事,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就是一次很好的练笔机会。

2.想象多彩的图画。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的阶段,他们对于图画有着天生的喜爱。教师可引导他们观察自己喜爱的一幅或多幅图画,并发挥想象,将图画上的内容串联起来,编成好玩的故事。这也契合了语文课标中“看图说话,能描述一幅图画的主要内容,说出多幅画之间的内容关联”的要求。

3.口语交际的内容。相较于书面表达,“口述”是低年级学生的强项。在充分练说和会说的基础上,再写下来,这样不仅使写话有了梯度和层次,也遵循了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规律。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一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就很契合孩子的心意:“你喜欢哪种动物?它有趣在哪儿?”喜欢动物是儿童的天性,说起动物,他们个个眼睛放光,说个不停。

4.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一是鲜活的人物。陪伴孩子成长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熟悉的人物为写话提供了很多值得写的素材。二是好玩的事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发生过很多好玩的事,有的是与家人之间,有的是与同学之间,尤其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如,掉牙、长牙、蛀牙等故事,这些都为写话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

当然,写话的内容也不仅局限于此,也可以有其他内容的设置。但是,不管如何设置,都要尊重教材的意图,契合孩子的心意,体现写话内容的序列化和趣味性,切不可随心所欲。

二、拓宽写话指导的途径,提高写话能力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怎么表达其实并不重要,也不必拘泥于形式,保护他们对于表达的兴趣应该是第一位的。但不教给学生写话的表达方法,没有形成一定的写作技能,他们没有尝到写话表达成功的乐趣,又怎么会爱上写话呢?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和课外读物中的习作知识语境化,让学生在语境中激发表达欲望,吐露真情实感。

1.跟课文学表达。课文是学生学习表达的重要载体,教师不但要用课文教阅读,还要用其教写话。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的课文《彩色的梦》时,教师引导学生仿照第3节,把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师可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在金黄的田野里”会有什么呢?它们在干什么呢?“村庄的屋顶上”有什么呢?感觉像什么呢?颜色、形状、大小又是怎样的?不经意的一问一答间,学生通过想象、思考、表达,创编的诗句可谓妙笔生花:“在金黄的田野里,油菜花们拉着手,请蝴蝶留下舞蹈。村庄的屋顶上,有着一朵朵棉花般的云朵,又白——又软!”基于此,学生句段的仿写、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修辞的准确运用等指向表达的语文能力,均在课文学习中逐步形成。

2.跟课外读物学表达。课外读物为写话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表达范式。运用绘本进行写话指导最为适合,因为绘本是生动画面和简洁文字的巧妙结合。例如,学生被绘本《我爸爸》中夸张的图片和语言所吸引,于是,我引导学生边读绘本边想想自己的爸爸,试着用这样的表达夸夸自己的爸爸。学生这样写道:“我爸爸真的很棒!我爸爸是游泳健将,他跳进水里,就像青蛙一样自由;我爸爸是羽毛球高手,没有人可以打败他。我爱他,他也爱我。”在模仿中,学生学会了绘本中夸张的表达方式,还学会了围绕中心句来表达的框架结构。

3.跟其他学科学表达。语文课标要求,教师“要拓展学习资源,增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下第六单元“语文园地”的写话内容为:“大自然真是奇妙啊!你的心中是不是也藏着很多‘问号’?把它们写下来吧!”例如,根据“树叶的形状为什么是各种各样的”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利用实地观察、调查研究、查找资料等形式了解缘由,进而得出三个原因:遗传基因的影响、环境因素的影响、自然选择和环境变化的作用。如此跟着科学学科学写话,注重了科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文章呈现出了“糖葫芦”式的表达结构。

4.在真实情境中学会表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自己身上或身边发生的有趣事情,会使他们有表达的冲动。教师可以抓住契机,如,即兴采访掉牙的学生此刻的心情,发现牙齿松动后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怎么想的,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可出示句式,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哎呀!我的牙要掉了,我 !”“我的牙什么时候才长出来呢?我 !”从而让学生明白,心情是可以从做、说、想等方面来体现的。这样的设计看似在聊天,实际是教给学生如何写出自己心情的方法,让写话变成了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三、制定切实的评价标准,激发写话兴趣

语文课标要求:“第一学段的评价要特别重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写话的评价关键在于保护学生写话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

1.设计写话评改单。为了帮助教与学及时改进,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整体性,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考察其内在学习品质的发展,在进行写话评价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和学习内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采用有针对性的评价工具。因此,设计写话评改单时,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沟通、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写话《我的一个好友》为例,可以设计这样的自改单和互改单:

低年级写话教学的策略重构1

2.实施激励性评价机制。虽然教师评改不能成为写话评改的“一言堂”,但教师的评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激励性的评价会助推学生走上写作之路。

(1)“翘翘大拇指”。一个小小的“点赞”往往传递的是一份肯定,一次鼓励,一次赞美。在写话评价中,在学生写得好的词句处,哪怕就是一个用对的标点处,教师应及时“翘翘大拇指”。“翘翘大拇指”可以是一句激励的话语,也可以是一个“点赞”的符号。激励性的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力量有时是难以估量的。

(2)荣誉奖励制。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于写话写得好的学生,或者有进步的学生,在“翘翘大拇指”的基础上,可以再给予学生“星级”的奖励。根据得星的情况,每周评选“写话小明星”,每月评选“写话小达人”,每学期评选一次 “班级小作家”,并予以奖励。持续有力的激励,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写话热情。

(3)微信推送发表。激励的力量,能托起梦想的翅膀。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学生的写话,形式丰富多彩:将写话制成音频推送——我是写话小达人(学生读自己的作品);采用图文结合推送——我是班级小作家(学生给自己的写话配图,并附上小作者的照片)……当然,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积极投稿,如果能正式发表在报刊上,就是锦上添花了。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评价中要始终不忘初心——保护童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话是习作的基石,也是学生习作起步的关键阶段。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让写话教学与课文、与生活自然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写话。※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