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层层递进,品悟墨梅精神
作者: 张明明 陈刚一、创设情境,感受梅花文化
师:古往今来,梅花一直备受人们喜爱,文人墨客更是创作了大量诗词颂梅、赞梅。 那么,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梅花的诗词呢?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师: 有一位诗人,他不但赞梅,而且更爱画梅,(出示图片)这是他的代表作——《墨梅图》,说一说你的第一印象。
生:简洁、淡雅。
师:有谁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吗?你能介绍一下吗?
生:这幅画的作者是王冕。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他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素有“梅花圣手”之称。
师:你真了不起,课前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王冕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他所画的《墨梅图》上还有一首诗,所以这是一首题画诗。
【教学点评】教师从关于梅花的诗词谈起,导入新课。在赞梅、颂梅的交流中,引出王冕的《墨梅图》,让学生说说对墨梅的第一感觉,这种感觉就是“简洁、淡雅”,为全诗的教学定下了一个情感基调。
二、 自主探究,感知诗意
师:(出示生词:洗砚、乾坤)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谁知道是哪四宝?
生:笔、墨、纸、砚。
师:“洗砚”的“砚”,就是文房四宝中的砚台。那么“洗砚”的意思就是——
生:清洗砚台。
师:“乾坤”又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乾坤”就是天地间。我从古诗旁边的注释知道的。
师:“乾”和“坤”两个字哪个指天,哪个指地呢?
生:“乾”指天,“坤”指地。
师:在“八卦”中,“乾”为天,“坤”为地,因而“乾坤”就是天地间。
(指名读、齐读全诗。)
师:有人说,这首短诗中隐藏着三种不同的梅花——“家中梅”“画中梅”和“心中梅”。读一读诗句,试着找一找。
生:“我家洗砚池头树”,通过“我家”一词,我觉得这句写的是家中的梅花。
师:你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来感知诗句,很了不起。大家可以学习用同样的方法找一找第二种梅花。
生:“朵朵花开淡墨痕”,我觉得是画中梅。因为我在学习绘画时知道“淡墨”是中国画的画法之一。
师:是呀,用“淡墨”画出来的梅花更加淡雅。第三种梅花找起来有点难度,为什么称它为心中梅?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起解读。那么,王冕为什么要写这三种梅花呢?他有什么深意呢?
【教学点评】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教师教学生读通、读顺诗句,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诗人在全诗写了三种梅花,哪句写的是“家中梅”?哪句写的是“画中梅”?哪句写的是“心中梅”?这一组问题巧妙地将实写与虚写、现实与理想进行了区分,学生通过“洗砚池头”感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梅花,通过“淡墨痕”欣赏到的是《墨梅图》中的梅花,通过“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体会到的是诗人理想中的梅花。这样,学生对全诗的意思就有了一个整体感知。
三、反复品读,感悟梅花精神
1.化用典故,品读“家中梅”。
师:强调这是谁家的梅花,怎么读?
生:重音落在“我家”上。
师:要强调“我家”的梅花种在哪儿,该怎么读?
生:重音应落在“洗砚”。
师:梅花为什么要种在洗砚池边呢?
生:王冕喜欢梅花,擅长画梅。他在洗砚的时候可以随时欣赏梅花。
师:(出示资料: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诗中的“池”指的是什么?
生:指王冕家的洗砚池,表达作者也想要像王羲之那样勤奋刻苦。洗砚池,是王冕励志学画的见证。
生:或许王冕在绘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会来到洗砚池边欣赏梅花,疏解心情。
【教学点评】品读“家中梅”,学生通过强调“我家”“洗砚”读出了诗人的自豪、自励。借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王冕的勤奋刻苦和远大志向。
2.结合生平,品读“画中梅”。
师:生长在洗砚池边的梅树开出的梅花肯定别有一番韵味。(配乐欣赏《墨梅图》)大家看,一枝遒劲有力的梅枝斜伸出来,上面缀满了梅花。请同学们仔细地欣赏这幅画,说一说你看到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它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生:梅花全都是淡墨色的,缀满枝头,给人生机勃勃的印象。
生:用“淡墨”画出来的梅花是淡雅的。
师:像同学们所说的,梅花淡雅,画纸上留下若有若无的淡淡的墨的痕迹,这就是诗中所说的“朵朵花开淡墨痕”。你能读出来画中梅花的淡雅吗?
(指生读)
师:王冕为什么钟情这样淡雅的梅花呢?让我们走进王冕的生平。史书记载,王冕天性聪明,但他既不求官爵,又不与朋友交游,终日闭门读书。朋友推荐他去做官,被他拒绝。他的老师王艮劝他做官,也被他拒绝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征召王冕出来做官,他以出家为由拒绝了。王冕拒绝了哪些人?
生: 他拒绝了朋友、达官贵人,甚至开国皇帝朱元璋。
师:他拒绝了这些人,意味着什么?
生:他自断了仕途,意味着他不贪慕虚荣,淡泊名利。
师:读懂了这些之后,你觉得王冕是个怎样的人?
生:他不是一个世俗的人,不追名逐利。
师:是呀,带着“墨痕”的梅花分明就是一位君子,而诗中哪个字最能概括这位君子的人格?
生:“淡”。“淡墨痕”可以看出王冕清高、淡雅的气质。
师:这“淡”不仅仅是花之淡,更是人之淡,是梅花的淡雅,也是人的淡泊名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诗,不仅要读出花的淡雅,还要读出人的淡泊。
(点名读,齐读。)
【教学点评】品读“画中梅”,教师通过《墨梅图》引导学生感受梅花的绽放和生机,进而结合王冕的生平,进一步体会他的淡泊名利、不贪图虚荣。人与梅、梅与人交相辉映,表现出诗人清新淡雅的人生境界。
3.互文比较,品读“心中梅”。
师:你们觉得,王冕心中的梅花不要什么,要什么。
生:他的“心中梅”不要“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
师:他心中的梅花要“清”,他还要这清气充满天地间。这“清”说的是梅花的气味。而在历史上,写梅花气味的很多,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卢钺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赞梅、颂梅多从梅花的香气这一角度来写,而王冕笔下的梅花却说“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为什么?
生:王冕笔下的梅花更能凸显它是自信昂扬的。
生:王冕笔下的梅花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更为宏大的气魄,眼前只是一树梅花,一缕清香,但是放眼望去,却是乾坤万里,满目生春……
师:王冕自小非常勤奋,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当时正值元末农民起义大爆发前夕,官场黑暗,社会风气污浊不堪,他不愿同流合污,感慨之下作此诗。因而“清气”说的不仅仅是梅花的气味,也是王冕的清白正气。后世也评价他“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王冕啊王冕,你淡泊名利,因为你内心坚信的是——
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师:你清白正气,因为你始终坚守的是——
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师:王冕将“淡泊”与“清高”写在了这首《墨梅》中。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整首诗。
(生齐读)
【教学点评】品读“心中梅”,首先教师让学生说说王冕心中的梅花“不要什么,要什么”。这“要”与“不要”明确地表明了诗人心中的追求与志向。其次,进行互文比较,别人写的大多是梅花的香气,而王冕独独欣赏的是梅花的“清气”,而这“清气”也只有心灵高尚、淡泊名利的人才能品出来。最后,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感受到王冕心中的信念与坚守:“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四、托物言志,升华梅花情感
师:王冕借“墨梅”来言志,这种借助事物表达感情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用诗句中的哪一个词能够概括他的“志”?
生:清气!
师:学到这里,你一定对《墨梅》有了更深的理解。带着你的感受,充满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试着背诵这首诗。
【教学点评】通读全诗,学生深深体会到,王冕把自身的志向与情趣寄托在梅花上,梅花是王冕的人生写照,也是他高洁、淡雅的人格缩影。这种“墨梅精神”将会代代传承,千古流芳。※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