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语文 追求卓越

作者: 秦咏中

一位教师如果缺乏思考,他的人生注定是暗淡无光的。善于思考的老师给孩子们营造的是充满灵性的课堂。勇于实践的老师用智慧润泽课堂,成就的必然是孩子们精彩的人生。拜丽老师是泰州市众多优秀教师中的一位,我清楚她在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多年来,拜老师爱岗敬业、苦于钻研、细心认真、虚心好学,在语文专业之路上迅速成长,她的优秀特质让她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自信。

没有奋斗的方向,就会活得浑浑噩噩。准确地把握好自己的喜好和追求,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追求卓越”的目标让拜老师集中精力、一往无前。她潜心研读专业杂志和书籍,勾画、摘抄、思考,极其认真地备课,不断想办法创新。2018年上半年的一天,我因参加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研讨来到康华校区,学校推荐拜老师上课。她执教的是一年级课文《小猴子下山》,她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让人眼前一亮。课后我与她进行了交流,惊喜地发现拜老师虽是初出茅庐,但她对语文课改并不陌生,对于教材的使用也有自己的想法,对语文教学充满好奇与向往。于是,我鼓励她不断深入研读教材、研究学情、揣摩教学教法。

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在教学特色、风格形成过程中,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好课“精”从磨砺出,教师“优”自课堂来。令我印象特别深的是2019年,拜丽老师参加泰州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并荣获一等奖。那次比赛,我参与帮助拜老师打磨了两节课。一节课是参加区级选拔赛的课文《蜘蛛开店》,拜老师围绕着“简单—不简单”这样的情节逻辑来展开故事,将教学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依据故事架构进行创编:如果蜘蛛继续给蜈蚣织袜子会发生什么事情?再来第四个顾客又会怎样呢?这样的创编是建立在故事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的。第二层的创编是跳出这种逻辑的续编,学生尝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进行创编,在故事中悦纳自己,实现成长。另一节课是她参加市级选拔赛的古诗《山行》。拜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整节课,学生在拜老师的引导下自读自悟,合作交流。在相互交流中,学生取长补短,加深了对古诗诗意的理解。在学生初步交流,理解诗意后,拜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想象画面,朗读诗歌:“一座高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直伸向深秋时节的山头,在白云升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有人经过这里,看到了满山的经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她就这样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读,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的意境。

在磨课备赛阶段,拜老师多次就教学设计向我请教。她不断进步的课堂教学能力,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让我仿佛看到了一株向日葵正在逐光生长。

2022年下半年,泰州市青年教师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在即,我推荐拜老师参赛,希望她得到进一步锻炼。接到任务后,拜老师还是很有压力的。冷静下来,她最终确定执教《纸船和风筝》一课。新课标的颁布为义务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鼓励拜老师深入研读新课标,着力发掘教科书的独特价值。她不负众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23年,江苏省第23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课评比活动在连云港市举行,拜老师通过选拔,代表泰州市参赛。能和全省的教学精英同台展示,切磋交流,机会很难得,但是要求也极高。我带领姜堰第二实验小学的骨干教师组成了研课团队,帮她一起积极备课。姜堰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陈志明主任也关注着我们的研课,一趟又一趟,不厌其烦地听试教,每一次都细致地指点,他巧妙的点拨和独到的见解使我们叹服。陈志明主任指导的是拜丽老师,受益的是我们整个团队;研究的是这一节课,带给我们的是语文教学前沿的新理念、新思路,开阔了老师们的教学视野。

拜老师作为执教者,更是付出了许多努力。为了上好这节课,她修改教案数十遍,教具也做了一套又一套。为呈现学生自主的课堂,她一次次尝试,反复琢磨,仅就如何体现学生自主掌握识字方法这一环节,就设计了四五种方式。每当有新的想法,她都愿意去努力尝试,不断寻找突破口。她试教近20次,直到最后正式执教。这节课上,拜老师充分认识到一节课的成功不在于教师风采的全面展现,而在于孩子们的生命力得到充分焕发;一节课的成功不在于个别优生的精彩表现,而在于孩子们能够全员参与,有思维的碰撞,有灵光闪现。最终,拜老师以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出色的教学效果,赢得了现场评委老师和观摩教师的好评。这是一趟难忘的研课之旅,更是一场涅槃而生的蜕变。

寻找语文的本真靠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在教学、研究之余,拜老师笔耕不辍,多篇论文在刊物发表。最近几年,拜老师还参与了我主持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课题研究,并主动承担了子课题的研究任务,不间断的理论学习与研究使她更加自信。

时代呼唤追求卓越的教师。许多青年教师会羡慕拜丽老师能有这样的机会展现自己,如果大家同我一样看到她在教学上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时,就会明白一个非常朴素的真理: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真正付出努力和汗水的人都不会孤单。我们都在不停地奔跑,互相鼓励,彼此遥望,一起向着远方。※

(秦咏中,江苏省特级教师、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