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读四字词语 促进读写转化

作者: 袁群

《读不完的大书》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对大自然中动植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文章充满了童真童趣,全文语言生动有趣,出现了许多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课堂上,我们抓住这一语言特点开展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读写转化。

一、圈画,发现课文用词美

课文篇幅不长,按总分总的结构展开叙述。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世界万物”这个四字词语就是大自然这本“大书”中的内容,概括了作者眼中所有好玩的东西。

师:课题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呢?

生:大自然。

师:那么“书中的内容”是什么呢?

生:大自然里的景物,好玩的东西,动物和植物。

师:你们说得都没错。但是有一个四字词语能把你们刚才说的都概括进去,你找到它了吗?请把它圈出来。

生:世界万物。

师:你是从哪里找到这个答案的?

生:第1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这里的世界万物有哪些?请画出相关的句子。

(教师指名读画线的句子,及时评价,指导学生把句子读正确。)

师:你又发现了哪些四字词语?

生:浮云飞鸟、虾蟹游鱼、走兽昆虫、花草树木。

课文第1自然段总共才3句话,却有5个四字词语,而且这5个四字词语还存在着总分的内在关系。教师利用这一点进行本段的教学,层次更加分明,条理更加清楚。

二、对比,感受课文韵律美

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读起来富有节奏感,体现了文章的韵律美。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这些四字词语上,指导他们把这些词语读正确,进而再把词语读好听,字正腔圆,一字一顿,读出语句的节奏感。

(出示: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好玩的东西。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师:画线的句子,谁能把它们都读正确?

(生读)

师:那这句话怎么读才能更好听呢?你发现这里的小窍门了吗?

生:我发现这句话里有很多“的”,要读得又轻又短才好听。

生:我觉得这些四字词语也要读好。

师:你们俩都说得很有道理。这句话里藏着非常多的四字词语,如果我们把它们读好了,整段话就会读得更好了。(师范读)谁也来试试?

(指名读)

师:关于“世界万物”,我也写了一句话,谁来帮我读给大家听?

(出示: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白云和鸟儿,水里的小虾、螃蟹和各种鱼,地上的野兽和昆虫,鲜花、小草和各种树……)

(指名读)

师:你们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我喜欢课文里的,读起来好听,老师写的句子读起来有点乱,太啰唆了。

师:是的,用上四字词语会让文章更精练,语言更简洁,读起来也更好听呢!这也是这篇课文最大的语言特点。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吧!

在朗读这句话时,读好四字词语是关键。教师通过范读引导学生将这些四字词语读准音、读出节奏,再通过下水文,让学生将两者进行对比,从而更直观地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精练与节奏感。

三、表演,想象课文画面美

第2自然段中,作者详细描写了自己喜欢的三种动物,对它们的描写也都是通过多个四字词语来呈现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四字词语来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体会课文的画面美。

师:课文里这么多好玩的东西,你对什么最感兴趣?

生:我最喜欢动物。

师:那我们就先去看看这些好玩的动物,大声读读第2自然段,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好玩,可以把关键词语圈画出来。

(出示: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师:读这句话时,你的脑中出现了哪些画面呢?

生: 一只老鹰在天空中盘旋、滑翔、猛扑而下。

师:你圈画出来的关键词语是——

生: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和雄健勇猛。

师:你找到的都是四字词语,前面三个都是写老鹰的——

生:动作。

师:你能上来演一演这三个动作吗?

(生上台,通过表演来体会盘旋与滑翔的不同。)

师:你们猜一猜,老鹰可能在做什么?

生:老鹰可能在寻找食物,捕捉小动物当美餐呢!

生:老鹰在巡视,看看有没有敌人。

师:你们真会想象,请你读这句话。

(生读)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鹰?(动手圈画“雄健勇猛”)

(师生齐读)

课文第2自然段的写法非常有特点。总共三句话,每句话介绍一种动物。每句前半句写动物的声音、样子或动作,后半句则写该动物给人的感受。作者通过多个四字词语让活泼可爱的小麻雀、雄健勇猛的老鹰和勇敢忠贞的蚂蚁跃然纸上。同时,四字词语所营造的画面感也给学生带来无限遐想。

四、应用,尝试表达语言美

课后练习第2题要求学生读一读文中的四个句子,学生通过朗读,发现作者就是利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四字词语让语言变得生动有趣的。在教学时,教师可将课后第2题和第3题的仿写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先让学生通过第2题发现课文语言的特点,学生明确后再进行课堂小练笔。这样的练笔目标更加明确,更有实效。

师:请看课后第2题。请你读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把大自然里的景物写得生动有趣的。

(生读)

生:我发现前两句都是写动物的。每句的前半句先写动物的声音、样子等,是作者看到和听到的内容,后半句写给人的感受,是作者想到的内容。

生:第三句和第四句分别写了听到的和想到的内容,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我还发现文章里有许多四字词语呢!

师:是的,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内容,还用了许多四字词语,这些都让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读起来有节奏感。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就这样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板书:1.先写样子再写感受;2.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3.用四字词语。)

师:在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你读到了什么呢?请你仿照课文来写一写吧。

(学生写完后交流,教师根据以上三个要点进行点评,并圈出学生习作中的四字词语进行表扬。)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四字词语并不难,但是学生要将这些词语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还需要教师的引导。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把重点落在这些四字词语上,通过朗读、表演、想象、摘抄和运用等方法,读写结合,引领学生发现并体会四字词语在表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龙游樾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