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黑板报,延伸语文课堂

作者: 张静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步步深入,各种教法学法模式层出不穷,其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笔者发现巧妙利用黑板报,不失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好办法。

黑板报是由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学习的需要,通过搜集材料、精心编排制作而成的。每一期的黑板报都包含学生的辛勤劳动和聪颖智慧,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与传统的读写作业相比,黑板报更具新颖性和创造性,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又能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的方法。它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黑板报的分类

1.预习报。学生根据预习要求,在初步解读课文的基础上,将查阅资料、读文识字、读句解词、初读感悟等内容精心编排在黑板报上,并配以和文章有关的主题图。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编辑预习报,学生须思考如何呈现内容、设计排版、绘制主题画,使枯燥的预习过程变得生动而有创造性。例如,在《詹天佑》一课的预习报编排中,学生以在崇山峻岭中奔跑的一列长长的火车作为主题画,他们有的在车头上写上了“爱国、杰出”这两个词语,有的在车身上写了一系列的好词,既新颖又美观。

2.复习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重难点进行梳理,编排在黑板报上就成了复习报。复习报可分为单元复习报、学期专题复习报。例如,单元复习报内容以单元主题为核心,梳理出本单元需要重点识记的字词、重点掌握的词义、主题课文的中心思想、文学常识,以及学生的学习发现、心得等。而学期专题复习报内容包含字词积累与运用、诗词积累和运用、句式整理与训练、我爱阅读等。学生根据本学期学习的知识重难点分专题进行知识整理,有效地形成系统知识结构,再以黑板报的形式呈现,视觉冲击力强,可以增强相关记忆。以“字词积累与运用专题复习报”为例,专题分为易读错字、易写错字、双声词、四字词、重点词义。试题类型举例: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读拼音写词语、选词填空、词语分类、理解句中加点的词等。学生通过编辑黑板报,从字音到字形,由字及词,看形思义,对本学期重点字词有了系统梳理和掌握。这种螺旋式上升的知识积累方式对学生的系统思维形成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3.节日专题板报。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节日的来历、相关的习俗、名人故事等,制作手抄板报,既动手动脑又增加了知识。以端午节专题为例,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学生通过查资料制作板报,可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屈原的故事以及屈原的代表作品。整个制作板报的过程,就是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阅读的过程。师生集体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并将其用粉笔绘制在黑板报上。

4.读书板报。针对班级共读一本书或阶段读书小结,读书板报以书名为主题,包括故事梗概、人物介绍、精彩呈现再到阅读收获,以及相关链接等内容。学生通过制作读书板报,把自己喜欢的书又重温了一遍。通过读书板报,学生可以迅速地了解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学生读书的兴致和制作板报的兴致都很高,班级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书香。

5.主题活动板报。配合每个单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活动板报从调查记录开始,到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过程的开展,再到活动成果的展示。根据不同的活动要求,活动板报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二、黑板报的作用

1.形式新颖,激发兴趣。黑板报是学生作业的另一种形式,集读书、绘画、书写等活动于一体,与传统的作业形式相比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在绘制黑板报的过程中,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原来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2.动手动脑,培养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课间专门给学生讲解黑板报设计的相关知识:资料的收集、主题与刊头设计、内容与排版、花边与装饰等。例如,在资料的收集和准备阶段,学生根据黑板报主题要求收集有用的资料,包括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如何有效利用收集的资料呢?我们总结出几个步骤:收集整理,罗列筛选,提炼保存。这个过程就是学生静下心来进行专题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阅读评析能力的提升过程。在编制阶段,学生根据黑板的大小以及想要呈现的内容,对黑板报进行装饰排版设计,刊头、字号、颜色、装饰,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在黑板报的制作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构思、书写、绘制、开展活动,动手又动脑,培养了创新意识,提升了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极大的发展。

3.互相评价,学会赏识。黑板报是作业的一种形式,其质量反映了学生的学业质量。每次板报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集体评鉴,师生从版面、内容、形式、亮点等不同角度给予评价和表扬。入选的作品在期末参与班级优秀板报评比活动,同时评选出“小小设计师”“创新小能手”等奖项。在板报的评鉴过程中,采用先小组评价推选,再全班集体评鉴的方式,学生通过评、听了解自己作品的不足。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的评价越来越中肯,发言也越来越精彩,作品的质量也日渐提升。※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