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异化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谢林伯 梅竞雪《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要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小学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是组织差异化教学的理想科目。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考查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师精准地教,学生精准地学。
差异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探析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学,从而使每个有差异的学生都可以在学习中实现个性化发展。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需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及表现,重视评价的反馈和教育功能,从而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差异化教学中的评价方式,不仅指向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更指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单元核心目标,建构表现性评价大框架,注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供支撑,适应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
一、构建差异化教学评价模型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为语文教学评价提供了一种高效、多维、多场景、多进程的学习数据采集手段,促使教师对有关的学习数据进行全面、动态采集。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建立一个精准、及时、差异化的教学评价模型,以便对大数据进行精准分析。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以过程为导向,以发展为导向”的评价思想。笔者根据不同的评价理念,利用多种教学应用APP,对评价人员、评价方法、评价流程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从而达到EMP模型的“三级”评价指标、高效评价反馈和差异评价的有效性(见下图)。

二、优化评价主体,推动差异化评价多元化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知识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在评价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尊重差异化为基础,采用民主的评价与相互评价方式,实施多元评价,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学生自我评价。大数据环境下的学生自我评价包括三个部分,即课堂学习阶段、建立差别化的学习档案、利用智能大数据APP建立学生的自我基本评价和相关的预习测验。在后续的学习评价中,档案的内容也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在差异化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够理解有关课程和评价要求,积极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而实现以问促学的效果。
2.生生互动评价。生生交互评价是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精确、高效的差异化评价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小组协作模式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帮助,完成各自的作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小组学习的进度。生生交互评价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自我评价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促进差异化教学评价的准确实施。
3.教师跟进评价。比如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让学生读课文中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朗读,教师微笑着说:“你那么读,小动物都被吓跑了。请你试着再读一次,把它们都引回来吧。”
再如,“你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风’字和‘呵’字不高兴了,因为你把它们的名字读错了,赶快纠正过来吧”“你的说法不太确切,你能够换个说法再试一试吗”等评价语言,这种教师对学生最为真诚的评价,透露着积极的希望之情,能够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学生都会积极响应,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4.家长、社会共同评价。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在现代教学实践中,父母和社会的评价为我们带来了一扇全新的窗户——将不同的评价结果纳入不同的评价体系中,从而使学生更有自信,更有动力。
三、体现差异化评价的精确性
基于大数据的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动态、客观的特点,只有对其进行具体评价,才能使差异化评价更为精确。
1.确立评价内容。教师要通过改进教学模式、规范和多元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化发展。
比如在教学《古人谈读书》时,教师让学生学会理解文言文大意的方法,但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较为困难。此时,教师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优等生作为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说出文言句的意思,然后再让中等生或学困生作为代表进行全文基本意思的阐述。这样,所有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与提升,他们在语文课堂中都能找到讨论、表达的机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之中。
2.采集评价数据。在构建了评价方式之后,我们可以依据日常的教学内容以及多种智能的教学方式,搜集有关的资料,为大规模评价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实时获取学习资料,并进行收集、分类、记录、存储和上传。
3.分析数据信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教师在智能学习软件上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在掌握了学生的动态信息后,教师可以通过图形、图像等进行精确分析,从而达到“数据驱动教学”的目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多元化、个性化和深层次评价。
综上所述,将差异化教学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能够更好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学习更高难度的知识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小学语文学业质量差异评价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2021/02/80]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三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