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探究
作者: 陈晓敏摘 要:英语课后作业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延续、反馈,是连接课堂教学与课外巩固的关键纽带。但目前英语课后作业存在趣味性差、机械重复、缺乏连贯性等现象,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双减”背景下,为实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实现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英语学科可以从单元整体课后作业设计入手,通过丰富作业类型、实施精准评价等途径寻找助力实现提质增效的方法。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一、课标指导方向,遵循设计原则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要求,为保证语言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与此相辅相成的作业也应该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创新设计,即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单元整体课后作业设计应以新课标为导向、主题为引领、设立核心素养目标、考虑学习主体心理特点,遵循作业目标、作业结构、作业形式、作业内容、作业管理反馈五个设计原则,使作业不再是简单的复习巩固,而是走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深度学习。
二、立足单元整体,构建作业目标
“单元整体教学”是以一个单元为整体,每单元以“话题”为主线,把相关知识关联起来,融听说读写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此教学模式的驱动下,教师可以尝试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围绕主题,设计单元作业目标,确保作业目标不偏离单元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通过多样化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并服务于单元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以教科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Module 5 Toys为例:
(一)教学内容
Module 5 Toys Unit 9 “Is it a cat?”,Unit 10 “I have a ship.”
单元主题:Toys
1. 树立意识:认识玩具、询问玩具。(1)自主学习:Our toys,学习交流玩具Is it a...?语篇对话。(2)互动探究:Toys for fun,在情境中巩固词汇、句型和语篇,猜测玩具。(3)自主学习:Toys we have,学习、交流玩具I have a... 语篇对话。(4)互动探究:Tidy the toys,在情境中巩固、交流、听指令,展示并整理玩具。
2. 落实行动:介绍自己拥有的玩具、乐于分享玩具。Share the toys,在情境中梳理、总结玩具词汇、句型,并在活动中学会分享玩具。
3. 形成态度:学会分享玩具、体验动手制作玩具的快乐。Design the toys card,综合运用模块知识、体验动手制作玩具的快乐。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能听、说、读、写本模块词汇、句型,并能运用重点句型与他人讨论猜测玩具,表达自己拥有的玩具。2. 能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或表演课文。3. 能听懂或读懂与课文难度相当或稍高的有关Toys的绘本并提取信息。4. 能根据思维导图支架进行有关Toys话题的知识梳理总结,提高思维的逻辑性。5. 能了解如何介绍玩具,养成爱护玩具、乐于分享玩具的好品质。
(三)单元作业目标
1. 引导学生基于所形成的结构化知识开展多种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使模块知识结构化,促进知识走向能力的转化。2. 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和表达输出的情境,如调查同伴拥有的玩具、看图造句等活动,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与主题相关的问答交流,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3. 从介绍自己拥有的玩具、了解各年代不同玩具到创造玩具的迁移,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多维度观察、了解、设计、介绍符合任务主题Toys的语言知识,最后能够与同伴进行设计成果的交流与分享,培养创新能力、设计素养及语言素养。4. 通过完成为山区小朋友捐赠玩具的倡议书到为自己所设计的魔幻玩具选择品格属性,了解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所应具备的良好社会品格,建立社会小公民的责任意识。5. 通过与主题相关的拓展性阅读,帮助提高拼读能力,积累词汇;学会从素材中提取信息、拓展知识。6.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以作业评价量规为指引,形成作业完成的元认知策略,并形成有序做事、专注做事、主动思考等良好习惯。
可见,在单元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的指导下,课时作业设计充分体现了单元话题、语言知识、能力应用,充分体现单元课程的整体性、连贯性。因此,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多元化,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了基础。
三、基于作业目标,丰富作业类型
在Module5 Toys这个模块中,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分层设计常规类、提升类和拓展类作业。
(一)设计常规类作业,夯实基础知识
常规类作业聚焦基础知识巩固。在Module5 Toys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以单元整体设计为基础、以单元作业目标为导向,在相应课时中设计常规作业:
1. 小小书法家:请根据图片内容正确书写本课单词,并在班里分享你的优秀作业。单词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重要基础,只有掌握单词、了解单词的用法才能学好英语。教师可以设计通过观察图片,正确仿写单词,使学生加快对单词形和意的记忆,增强书写的乐趣。
2. 表演小达人:请选择你喜欢的表演方式(手偶剧、戴头饰、与他人合作等),模仿课文中人物的声音,大声朗读并表演课文的对话内容,并在班级展示,评选表演小达人。学生在情境中自主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课文的朗读或角色扮演,提高语言交流水平。
3. 整理小高手: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题目不理解?请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整理好错题集。
常规类作业是课堂基础知识的延伸,是检测每位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知识情况的反馈表。教师根据课时作业目标、学生特点创设有趣丰富的作业,这样不仅减少了简单枯燥的听、抄、背,而且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英语学习信心,提高了他们主动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学习完整个模块的知识后,根据单元整体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主动复习和归纳,做到学思结合,这培养了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设计提升类作业,增强实践能力
提升类作业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常规作业之余,挑战更高难度的作业。其解决了学生在课堂中“吃不饱”的现象,也让一部分学生得到了质的提升。本模块中设计的提升类作业可以有以下三种:
1. 造句小能手:请认真观察两幅图片,从中找出不同的玩具,运用四种语言框架I have a _____. I have _____. I _____. _____. 进行造句。学生通过观察、辨识图片,加深对单词的印象,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语言框架,在语境中体会图片与文字之间的关系进行造句。
2. 调查小高手:Do a survey,请全班学生分组调查4~6位同学,结合教学核心句型创编调查对话,了解其他同学拥有的玩具,并完成调查表。此作业可有效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发现并尝试解决语言学习中的问题,强化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3. 导图设计师: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模板和参考句型,完成思维导图。并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导图介绍,如“Hello,I am Ben. I have a dog. My mother gave it to me. It’s cute. I like my dog.”。教师引导学生从话题Toys入手,回忆本模块所学词汇、语用句型等知识,自主收集学习内容,用画笔画出思维导图,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和互评。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有关Toys主题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构建基于主题的结构化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互相评价的能力,学会欣赏他人。
提升类作业坚持学用结合原则,让学生在复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以互动交流、口头表达的灵活迁移运用,更加深入地学习英语知识,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坚持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在完成迁移创新类作业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知识了解同学对Toys的看法,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提升实践水平。
(三)设计拓展类作业,深入合作学习
拓展作业偏重模块知识的迁移运用,是超越语篇的学习,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的拓展,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综合运用语言,共同完成任务。这样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内发挥自身的闪光点和创造性,整个合作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思维、大胆实践的过程。学生可逐步形成与他人合作,积极主动探究知识的好习惯。教师可以设计的拓展类作业有以下三种:
1. 小小演唱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材中本模块的song进行歌曲改编。此作业是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融合音乐素养,进一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 玩具设计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挥想象力,制作Magic toy。活动要求:请小组长做好分工,包括美工、书写、设计等人员安排;作品要求:要有明确的玩具角色、名字、Magic toy的特点、能为人们提供什么帮助和服务等。
3. 玩具倡议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为山区孩子们捐赠玩具”的倡议书。活动要求:1人搜集倡议书所需词汇,1人负责倡议书设计,1人完成倡议书的书写,1人负责介绍,最后小组合作完善作品。
此类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其作用是让每位学生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科学分工、协调配合参与拓展类作业,促使学生在作业实践中,内化基础知识、运用逻辑思考能力、发挥小组引导功能,让学生在拓展类作业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创新,以形成良好的技能基础,进而探索更加深入的英语文化内涵,保证其英语实践和应用能力有效提升。
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无论是常规类、提升类还是拓展类作业都离不开主题化、生活化、趣味性、差异性、实践性。每个课时的作业由易到难,注重知识层次,要做到环环相扣,拾级而上,逐步提高,既有统一完成的必做题,又有一些有利于新旧知识联系,拓展思路的提升题,还有综合运用型的实践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转化,发展思维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遵循减负增效的原则,使学生养成自我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良好作业习惯,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四、基于作业形式,实施精准评价
作业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作业评价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单向评价为多元评价,把评价的主体设为学生本人、小组成员和老师,给学生综合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学习带来的喜悦感。课时评价表:学生根据每个课时的作业情况进行自评;综合评价表:根据学生的作业优秀情况可以获得相应的“星”奖励,并根据“星”总数进一步挑战更难的作业;优秀作业展示平台:在教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区域,让学生把优秀作业展示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精准评价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反馈,激励和指导学生不断进步。总之,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作为自评设计者、互评参与者和师评接收者,能及时查缺补漏,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作为互评指导者与师评设计者,能及时提供反馈与帮助,反思教学行为和效果,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要依据单元教学内容,设定单元教学目标,进而设计单元作业目标,促使整个作业具有一定的递进性和系统性。在单元作业目标的导向下,以精准的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完成个性化、趣味化的作业,帮助学生利用自身英语学习优势完成实践性、合作性的作业,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地学习,逐步巩固、延伸英语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科相关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养成好学、乐学、善学的好习惯,进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宁宁. 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J]. 校园英语,2021(45):121-122.
[2] 吴美花.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主题作业设计策略[J]. 校园英语,2022(34):169-171.
[3] 王燕华.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探究[J]. 校园英语,2022(02):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