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作者: 谢春杨

摘  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学生音乐能力、情感态度、创造力和社交合作等核心素养进行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表现,并进一步优化教学。评价方法可以多样化,包括考试、观察和讨论等。教师应根据不同评价指标的要求,灵活运用评价方法,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小学音乐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应该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然而,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乐理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情感、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探索一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以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很多小学音乐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主要侧重于歌曲的教学和演唱。这样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音乐理解和欣赏能力的培养。他们只是简单地跟着唱歌,而缺乏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表达。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引导他们参与音乐创作、音乐鉴赏和音乐表演等活动。

(二)缺乏互动性和动手操作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单一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缺乏互动性和动手操作。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音乐游戏、合唱团、乐器学习等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感受音乐的乐趣。

(三)缺少跨学科融合

音乐与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例如,音乐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概念,音乐表演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但是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较少,缺乏综合性的教学。教师应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开展跨学科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小学音乐课堂不仅仅是培养学生音乐技能和乐理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和创造能力。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乐理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能力培养。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价更注重评价学生在情感体验、创新思维、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发展。通过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表现和成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缺乏全面的评价指标和方法。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价将采用多元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更加科学和全面。此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价还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价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通过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一)学生音乐能力评价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创新思维、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评价指标。教师可以结合教育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开发相应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标准。为了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教师可以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作品展示等。通过多元评价方法的使用,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和成长,避免评价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主体性和参与度。同时,设计学生自评的表格或评价标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以《小夜曲》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歌曲的歌词理解、曲式分析、节奏感悟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对歌曲情感的表达和体验,如歌曲的情感氛围是否传达给学生,学生的表演是否真实感人等;评价学生对歌曲的创新解读和创作能力,如学生是否能够自主创作新的歌词、编排新的舞蹈动作等;评价学生在合唱团中的配合和合作能力,如学生是否能与合唱团其他成员有良好的合作和交流。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小夜曲》这首歌曲中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从而优化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创新思维、合作与交流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和成长,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相关的评价策略,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学生情感态度评价

音乐不仅是一门技能,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可以通过观察其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达以及对音乐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他们的感受和观点,以及开展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态度和对音乐学习的投入程度。学生情感态度评价是指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观察和分析,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态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对音乐的喜好程度、情感表达能力、音乐情感体验等方面。

以《歌唱祖国》为例,这是一首爱国主题的儿童歌曲,歌词朴实、情感饱满,曲调激昂,非常适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情感沟通环境,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和情感的表达。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歌曲的背景、情感,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共鸣和情感投入;通过观察学生在歌曲演唱或表演时的情感表达能力,如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声音的抑扬顿挫等,来评价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情境设置、情感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与音乐产生情感共鸣,体验音乐所传递的情感;通过听歌、观赏音乐表演等形式,增进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投入。

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情感,评估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态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情感沟通的环境和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情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音乐情感体验,切实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生创造力评价

音乐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学科。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可以通过观察其音乐创作、即兴演奏和表演等方面来实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评价中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为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提供有效的反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一个创造力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创造力评价应该综合考查学生在音乐表达、创新思维、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

以《雪花飞舞》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教学评价,评价学生对歌曲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的表达能力,如学生是否能准确地演唱歌曲,是否能正确表达出歌曲中的情感等;评价学生对歌曲的创新解读和创作能力,如学生是否能够自主创作新的歌词、改编新的编曲等;评价学生在学习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如学生是否能自主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谱,是否能自主解决歌唱技巧上的问题等;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扮演和社交能力,如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组织活动,是否能够与同学和睦相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歌曲演唱或表演时展示自己的创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自己创编舞蹈动作,或者添加一些小道具,创造出独特的表演效果;对学生的音乐创作进行指导,让学生尝试自己创造音乐,进行旋律编排、歌词创作等,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

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表演和创作过程中的创造力表现,如学生的创意舞蹈动作、自己设计的音乐编排等,通过评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性表达等方面,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创造力评价,通过鼓励学生展示创意表演、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创造力表现。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创造性的教学环境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切实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生社交合作评价

音乐学习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评价学生的社交合作能力可以通过观察其在合奏、合唱和合作创作等活动中的表现来实现。教师可以评估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等方面,培养他们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还需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主要考虑因素,同时结合学生的社交合作评价,以提高教学效果。

社交合作是指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学生展示自己的社交能力,了解他人的要求和期望,并根据这些要求和期望,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表现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合作,完成课程任务,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友爱合作的快乐,并从中感受到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例如,小学音乐《缆车》是一首具有本土特色的儿童歌曲,其歌词生动形象,曲调欢快活泼,非常适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学习《缆车》这首歌曲,需要掌握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以及它的动作配合。教师可以通过编排情境,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并且通过唱歌、跳舞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足够的歌曲信息,是否能够准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集中注意力,感受音乐的美。在学习《缆车》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参与小组协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以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考查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素养水平,了解学生是否愿意与他人协作,是否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并共同完成团队任务。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社交合作评价,帮助学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素养。

四、结语

总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和情感态度,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素养、情感素养和合作素养为目标,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雪. 音乐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课堂多元评价的应用[J]. 智力,2023(03):29-32.

[2] 黄丽菲.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J]. 读写算,2020(29):139-140.

[3] 薛迅. 小学音乐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运用[J]. 新课程导学,2023(32):56-59.

[4] 胡英青.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表现性评价探究[J]. 教书育人,2024(0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