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鸦式水墨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张丽艳摘 要:在我国美术的发展过程中,水墨画具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小学阶段是帮助学生养成审美能力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生同样也承担着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运用涂鸦式水墨画,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水墨画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因此,文章主要探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涂鸦式水墨画的应用策略,旨在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涂鸦式水墨画;小学美术;艺术创作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涂鸦式水墨画,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也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对水墨画和美术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涂鸦式水墨画的运用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虽然学生对陌生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是他们很难长时间进行学习,这会对美术学习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有效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运用涂鸦式水墨画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提升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小学美术教师引导学生坚持学习水墨画,同时深入观察学生,掌握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运用这些特点为学生布置绘画任务,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充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为后续的美术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开展美术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美和创造美,激发学生对美的喜爱。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还处于发育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学习能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通过运用涂鸦式水墨画开展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绘画教学,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部分,在学习水墨画的过程中,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能被充分激发出来。教师可以借助水墨画,将我国传统艺术以及辉煌的历史文明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在欣赏和学习水墨画的过程中,学生能增强对美的认知,进一步发展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涂鸦式水墨画的运用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小学美术教学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美术技能。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注重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一个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事物,借助涂鸦式水墨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美术技能。
(二)互动性原则
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地运用涂鸦式水墨画开展教学,就要注重互动性原则。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给学生传授绘画技巧,缺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互动性原则,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欣赏和创作水墨画。
(三)全面发展原则
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涂鸦式水墨画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引导学生主动欣赏和创作水墨画,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让他们深入感受水墨画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涂鸦式水墨画的现状
(一)学生的意识受到限制
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水墨画教学成为其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但是很多美术教师仍习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借助临摹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作品就会缺少差异性,题材也比较单一。虽然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但是缺少创新性,学生无法进行自主创作。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地激发出表现欲和创作欲。
(二)过于重视技法
水墨画创作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技术要领,这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的美术创作形式。如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缺少技巧,就无法让作品具有神韵,也就没有传承性。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首先要将一些基础的水墨画技巧和笔法传授给学生,在这一环节中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学生没有按照教师讲授的方法进行创作,就会对最终的成绩产生影响。这样会导致学生在涂鸦学习的过程中缺少自由性,严重影响美术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
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涂鸦式水墨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材,一般是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评价方式就是学生画得像不像,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创作。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严重限制,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学习兴趣,无法开展自主创作。
四、小学美术教学中涂鸦式水墨画的运用策略
(一)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地运用涂鸦式水墨画开展教学,就要深入研究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每个人对美的定义和想法不同,在面对同一事物时看到的内容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涂鸦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观察,寻找生活中的美。
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涂鸦式水墨画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为学生讲解基础的绘画方法。在学生掌握了水墨画的基础绘画方法之后,就要引导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将其作为绘画的素材。之所以采用这种形式,是因为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更加熟悉,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细致,可以充分地激发想象力。除此之外,在进行人物素描绘画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小学美术教师都会让学生去临摹一些陌生人。这种绘画方式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但是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绘画思维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家人作为原型进行美术创作,要求学生对家人进行仔细的观察、研究和分析,最后进行创作。在分析和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掌握水墨画的绘画技巧,充分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鉴赏能力进行培养,能帮助学生拓宽眼界,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事物的审美标准都来自学习到的发现美的标准。如果小学美术教师能够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鉴赏能力进行培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思维,引导学生从鉴赏的角度出发,对绘画作品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从而拓展学生的眼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标准。
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水墨画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一些名师作品,加深学生对美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小学美术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其他学生的优秀作品,引导大家一起鉴赏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不一样的美感。通过这种方式,小学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美是没有定义的,不同的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审美思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创作出更加有内涵的绘画作品。在小学美术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认真地欣赏和观察名家作品,将不同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和分析。这个过程也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审美思维。在此基础上,小学美术教师开展涂鸦式水墨画教学,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思维限制。学生在完成绘画作品的过程中也不需要靠模仿,而是用鉴赏美的眼光看待优秀绘画作品,激发自身的绘画灵感,从而创作出更加具有美感的涂鸦式作品。
(三)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绘画技巧,充分感受创作魅力。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对创作有很大的兴趣,喜欢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想法,向学生传授美术绘画技巧。学生通过借鉴和应用教师传授的技巧,就能够进行自由创造。通过对水墨画的发展进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水墨画的绘画技法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在开展涂鸦式水墨画创作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也可能会创作出新的绘画技法。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大胆想象、勇敢创作。
例如,在开展水墨画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将“年味”作为绘画题目,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在正式进行创作之前,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思考:“在大家的印象中,‘过年’是什么样子的?通过什么事物,能够展现出年味?又应该使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展现在画纸上?”在小学美术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会回忆和过年相关的一些事物。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想到大家一起吃年夜饭的场景,创作的作品中会有很多的人物。除此之外,鞭炮在过年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还有一些学生在画纸上加上鞭炮。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并没有完全熟练地掌握绘画技巧,但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他们会自己主动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就能找到更加合适的绘画方法,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虽然绘制的效果不一定理想,但是这些作品都代表了学生真实的想法。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学生对涂鸦式水墨画的实践热情,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感受美术的魅力。
五、运用涂鸦式水墨画教学的反思和启示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可能更加习惯临摹式画画,导致他们无法完全接受涂鸦式水墨画教学的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将临摹和涂鸦教学有效结合,帮助学生逐渐适应涂鸦教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水墨画绘画知识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画得像不像上,导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情绪比较低落。在面对这样的学生时,小学美术教师要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在绘画中寻找乐趣。教师可以有效运用涂鸦式水墨画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具有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仅如此,涂鸦式水墨画美术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引导学生追求美,刺激学生的创作灵感。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涂鸦式水墨画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教师能结合学生在绘画中的表现,深入地分析学生的想法,并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涂鸦式水墨画教学,教师可以弥补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艺术创作,发散学生的艺术思维。
参考文献:
[1] 韩肖严. 中国水墨画形式的儿童绘本对小学低年龄阶段孩子美术学习的影响[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2] 刘璇璇. 小学低龄段美术教学中水墨画形式绘本的价值分析[J]. 考试与评价,2019(03):131.
[3] 张妙燕. 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112-113.
[4] 陈旭. 涂鸦式水墨画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6.
[5] 王婧娴. 涂鸦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D]. 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