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

作者: 柴巧丽

摘  要:英语是小学教育阶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这一课程关系着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情感培养、语言组织和思维运转等要素,对学生今后人格素质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其中,高效课堂的建立作为小学英语教育中不容忽视的教育组织形式,对学生英语素养培养乃至整个班级风气的建设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小学教师应当把目光放在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上,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提升自我。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小学英语教育作为一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需要与时代、政策的发展相适应。相对其他教学阶段而言,小学英语是学生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接受除中文外的一门语言的学习,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在开展小学英语课程时,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兴趣和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教学。也就是说,为了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小学英语教学必须紧扣小学生个性、接受度等方面的需求,为英语课堂提质增效。

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随意性和盲目性突出等问题。一些学校把英语课程设置视为时髦的体现,有些学校的教学则缺少科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有些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误区,把英语教学与一般玩乐等同起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学校虽然把英语教学作为一门必修课,但其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学模式陈旧,不能满足小学生对语言的需要,无法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种教学目标的设定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极其不利,一些学生由此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单一

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选择较为保守的教学方式,授课语言枯燥乏味,表情生硬。在缺乏正确教学目标指导的情况下,教师认为小学英语使学生获得最基础的知识即可,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缺少科学管理,妨碍了教学进步。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但由于班级内的学生过多,因此这种教学很费精力。英语学习要经过很多模仿与实践,再经过教师引导才会逐渐正确,但实际教学基本上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很少有学生模仿,更谈不上教师一一纠正与引导。

(三)师生关系失衡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是师生关系发展的过程却刻意强调其中的上下关系,使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常常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其思维灵活、活泼好动的特性被压抑。由此,小学教师应该尤其注意师生关系的处理,保留传统师生关系中“尊重”的一面,而不是刻意强调上级对下级的施压,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小学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

二、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原动力。人们对某些事物有兴趣,才会有进行的动力,有动力才会进取,进取才有可能成功。因此只有让学生先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教师才能辅以相应的引导,让学生从以往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对我国常年的英语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时,就会自主乐意地学,而且学习效率比以前更高,这就是古语“乐学之下无负担”。而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起来、使课堂的学习气氛活跃起来,仍然是当代小学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各个班级的学生性格、习惯都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并没有适用于每个班级的通用教学方式,故而,教师可以从减轻小学生学习压力的需求出发,结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学生感受到小学英语教学的魅力。

在进行理论教学时,以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When is the art show?”为例,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设备导入课堂,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不同国家的节日文化。教师再以提问的方式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探索不同节日与习俗之间的关联,并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学习不同日期的英语表达。在学生基本了解英语表达的基础上进行英语运用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灵活性,还能够有效降低课堂压力,使小学英语教学从书本渗透生活,达到语言学习的本质。

除了在课前导入部分选择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设置趣味英语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英语活动主题的选取,应充分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更容易在英语活动中增加适合学生发展的趣味因素和德育因素。对英语活动的选择,教师不要一味追求活动的形式而忽略学生的体验,也不能过于追求趣味性而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需要教师把握好英语活动的度。仍以“When is the art show?”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一些小道具调动课堂的氛围,如制作一些写有特殊节日日期的小卡片,让学生随意抽取,并上台运用当天的英语知识介绍这个节日。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再现课本上的对话环节,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诸如此类的趣味英语项目不仅能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英语活动,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团结互助和动脑能力,促进了学生多层次的发展。

英语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有传统英语教学,也有新颖的英语教学,如英语游戏、英语竞赛等。因此英语教师要拓展思路、深入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取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二)重视课堂互动

部分教师为了追求速度而背离教学重点,如英语教学过于重视对个别单词、语法的解释而忽视了英语这门语言的实际应用功能等。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能真正地在英语课堂上得到锻炼与提升,无法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同时这不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也未能回归英语学习的本质。例如课堂上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记什么,这种机械的模式长此以往会消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使学生的英语思维走向凝固。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从传统教学模式转向课堂活动设计上的创新,使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中,学生不仅要学习考试的技巧与方法,更重要的是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能甄别与调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全面发展应用与探究能力是重视互动教学方法的奇妙之处,教师只需要掌握课堂节奏、维持课堂秩序、营造自由度更大的学习环境即可。在这个前提下,师生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在交流中,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平等,教师的角色变成了从讲台上下来和学生对话的交谈者。师生关系的和谐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助推器,例如,在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My day”的教学中,学生在快速学习了get up、eat breakfast等基本词组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一对一提问的方式训练学生实际运用词组的能力。

(三)创建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听课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纪尚小,天生好动,因此对学习没有多大的概念,相比学习,玩游戏、听故事的吸引力对他们更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创建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情境中进行对应的趣味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故事、让学生做游戏,这样正常的教学进程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激发了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通过参与活动,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故事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儿童生活中的一大需要。小学生对故事中的情节记忆比较深刻,因而有趣的英语故事也让小学生终生难忘。学生的思维会受到故事中的情节、情感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其听课兴趣也将不断提高。例如,在教授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Whose dog is it”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插画讲故事:“一天,小华和小红相约到公园踏青,忽然发现了一只迷路的小狗。他们想要找到小狗的主人,应该怎么用英语表达呢?”学生听到后情绪高涨,产生了极大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油然而生,这节课的教授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四)举行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不健全,同龄之间的竞争性较强。对此教师可以在小组或个人之间举行竞技活动,竞赛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每一次高分、教师的每一次赞美,都会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希望,有时还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可预计的影响。所以,对班级内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教师要采取积极鼓励的方针,让他们在鼓励中慢慢重拾信心,切身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全班受到竞赛文化的熏陶,能够使学生在比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学习目标,相互鼓励,最终提高英语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行英语拼写比赛,让学生在同时间内进行比较,最后看看谁的单词拼写得又快又准,对获胜者进行相应的嘉奖和鼓励。当然,对排位较落后的学生,教师不能当众批评或体罚,应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安慰和现实学习中的关照,积极关心他们的日常学习活动,帮他们建立起自信心,提供学习方面的指导,最终实现这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竞赛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加强英语学习,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设计注重结合个性特点

在已有英语知识储备、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因此传统的统一作业设计并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这会使学生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对学习进行巩固和扩展的方法。在作业形式方面,教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有利于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参与度。对此,依据不同学生的性格以及专长,教师可以有侧重地安排作业形式、创新作业呈现方式,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求知欲。课后作业可分为必做和选做两类,通过不同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在自我选择中得到个性化成长和针对性培养。

例如,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My school calendar”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月份的表达方法,以此为出发点,学生可以选择各种形式进行学习。比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制作一份英文版的学校日历,爱好口语表达的学生,可以拉上同伴以英语对话的方式介绍学校的重大节日。教师设计多种选择练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有效地扩展语言技能。

(六)开展多元化评价模式

传统的英语教育和高效的英语教育区别,在于评价形式不同。为了更好地验收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成果,教师应该充分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做到及时、高效、全面地评价,呈现完整的课堂效果。教师应持续构建完善的学习评估模型,实现个体化评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进而提高学习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完全放弃单纯的分类评价,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进行针对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一直在跟踪他们的作业进度,这样学生能够更加认真、主动地完成作业。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加上鼓励的话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学生互评”,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扬长避短,还有利于减轻教师的负担。学生在进行互评的过程中,还能强化并提升作业的完成率,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得到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互评做到相应的约束,避免出现混乱。当学习评价形式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时,英语高效课堂就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也是在课堂设计中,验收设计成果最重要的一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是小学教育阶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这一课程联系着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情感培养、语言组织、思维运转等要素,对学生今后人格素质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师要充分学习相关的教育政策,深刻把握现代教育理念,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积极地进行英语实践。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到来,英语教师必须在教学理念上进行改革和创新,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帅. “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J]. 第二课堂:D,2023(03):8.

[2] 曹武. 关于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构建路径[J]. 中国标准化,2023(06):195-197.

[3] 朱敏. 提升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小学生:中旬刊,2023(03):79-81.

(责任编辑:孙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