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下小学高段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杨心瑶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为引领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能让学生快速投入语文学习中,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习任务群的作用。根据不同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以及学生的不同学段设置相应的教学,从而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促进教学方式和观念上的革新,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文章分析了新课标下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意义和现状,并提出有效的策略,以期为小学高段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高段语文;学习任务群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的教学质量高低不仅影响语文这一门学科,还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综合性发展。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强调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任务群设立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开展相应的学习任务群教学。学习任务群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打牢语文基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同时,学习任务群教学能够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营造浓厚的学习情境,实现高质量的语文教学。
一、新课标下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和特点
早在2017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已经出现了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但是没有对学习任务群进行明确的划分和定义。在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这一概念,并将学习任务群进行了划分,突出了其价值导向。因此,对学习任务群进行概念界定和特点分析是极其必要的。
(一)学习任务群的概念
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炼出了六个学习任务群,这六个学习任务群又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概括,第一个层面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是基础型的学习任务群。第二层包含三个学习任务群,分别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新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三个层面则包含了两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这是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中对学习任务群的具体划分。由此看来,学习任务群是由各种学习任务所组成的群体和合集,其设计理念凸显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旨在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进而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同时,它以语文教材为媒介,推动了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二)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通过六个学习任务群可以看出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具有情境化、实践性、实用性、综合性等特点。这些任务群覆盖了语文学习的各个层面,从基础训练到拓展延伸,都旨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积累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强调能力的培养和综合性发展,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学习任务群中强调了实用、创新、思辨、表达。这可以看出实际的运用情境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际情境的运用,进行交流、表达和创新,才能够发挥语文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提高核心素养。同时,在学习任务群中也凸显出了实践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只有在实践和运用过程中才能够巩固基础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让语文教学的价值得以显现。而综合性则体现在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的结合、学习知识和创新表达的结合以及整本书的阅读和跨学科的学习。在学习任务群中,学生能够将书面的语文知识转化成更具体、形象和立体的知识,让碎片化的语文知识以整体的形式呈现,将零碎的知识组合成结构化的知识,通过学习任务群教学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学习任务群在小学高段语文中的意义
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对高段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发展,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综合性的发展和拓展延伸。因此,通过学习任务群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阶段性需求,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语文能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全面地运用语文知识。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学习任务群的划分可以看出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突出学生的地位,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经验。不同的学习任务群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整体来看,六个学习任务群中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积累经验。而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能够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综合性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有利于综合运用知识
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还有利于综合运用知识。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这也正是语文的价值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以检验学习及教学效果,同时加强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提升。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学生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思辨、表达。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正是为了强调知识的应用,通过整合多元知识实现综合性的应用,有助于构建高质量的语文教学,促进语文教学的革新。
三、新课标下小学高段语文学习任务群开展现状
在当前的小学高段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时对学习任务群的重视程度不够,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较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表达。另一方面,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方法也不恰当,未将学习任务群的价值良好体现。
(一)对学习任务群重视程度不够
在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中虽然对学习任务群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但是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教学时,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没有注重与时俱进,也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教师教学时,没有根据不同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设计教学方法,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学段着重突出相应的学习任务群。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无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习任务群的作用没有得以体现。
(二)学习任务群教学方法不合理
六个学习任务群之间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逻辑顺序,同时注重学习任务群之间的联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割裂了这六个学习任务群。例如,在思辨表达的学习任务群中,忽视了基础学习任务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师为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参与度。更为关键的是,现有的教学方法缺乏综合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与串联,从而使得教学质量和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四、小学高段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探究
教师在进行任务群教学时,要探究有效策略,根据高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各个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入手,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和提高综合素养,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一)立足语文教材,强调基础知识掌握
基础学习任务群中强调了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累、掌握语言文字。即使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习进度加快,教师仍然要重视基础字词的教学和巩固语言基础。因此,教师开展教学时要立足语文教材,强调基础性的字词,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五年级上册的《白鹭》一课为例,这一课生词较多,其中的生词如“白鹭”“蓑毛”“长喙”等,都是学生需要深入学习和熟练掌握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将这些词语转化成积极的词汇。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写作手法,积累优美的句子。通过字、词、句等基础性语言的学习,学生能够积累更加丰富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持续深入地学习,不断拓展延伸。总之,对小学高段学生而言,强调语文基础的学习至关重要。通过巩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二)借助活动任务,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习任务群主要体现“学习”二字,即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完成活动任务,在实践中学习,提升能力。
例如,在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表达、思辨、创新,让学生在自己设置的任务中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从而获得全面的发展。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哪吒闹海》这一故事,学习整理人物形象的相关信息,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一一列举人物的出处和喜欢的理由,然后进行表达交流。在小组交流中,学生不仅能锻炼探究能力,还能提升表达和交流技巧。同时,小组内的思辨讨论也能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深化理解。这样的活动设计完全符合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会合作,掌握学习方法。
(三)构建真实情境,引导实践运用
学习任务群包含了语言文字的学习,也包含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和表达,以及拓展阅读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习任务群的理念为指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情境和综合性学习,促进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本身,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语文实践。通过学习任务群的引导,设定具体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习主动性,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打好基础,还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阅读、表达和交流,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思辨和创新。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在学习过程中,当学生突破字词等难点后,教师要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文章内容,理解其背后的价值观。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与花生相关的探究活动,结合文章内容观察花生的特性,思考其中值得学习的精神。通过比喻引申,学生能够认识到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通过深入探讨与花生相关的主题,并借助与花生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展开深入地思辨。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将阅读所得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还在实践中锻炼了表达能力与交流技巧,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双向提升。
(四)促进学科融合,实现知识整合
跨学科学习也是学习任务群之一,其关键在于以语文为基础,探索其他学科的知识领域。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深入理解语文的魅力和价值,还可以认识到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石。语文学习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掌握与迁移能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融合,形成知识的整合。
例如,《四季之美》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可以和其他学科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四季的变化和气候有关,同时也和地球的公转相关。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将语文知识和科学知识进行融合,让学生在欣赏四季美景的同时,探究其背后的科学原理。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不仅能理解四季交替的原因,更能体验到语文与科学的交织之美,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与综合能力。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审美与核心素养。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认识到学习任务群的重要性。开展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各个任务群的教学要求为引领,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培养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