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作者: 陆怡君摘 要:在我国的文学历史发展过程中,古诗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形式,也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之一。同时,古诗也是古代文人情感寄托和人生际遇体现的一种方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虽然简单,但其中也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同样需要学生进行鉴赏和分析。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加强对古诗的鉴赏能够提升学生对古诗的认知程度、对文化的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文章主要阐述了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及环境,从意象、意境和情感方面进行古诗鉴赏,同时在课堂中要创新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从而通过对古诗的鉴赏提升小学生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情感共鸣;鉴赏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但由于年龄偏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发挥引导作用。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正是基于学生对古诗的深刻感知和领悟。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就需要采用适当合理的策略引导学生对古诗各方面进行细节分析和思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古诗进行具有层次感的鉴赏,并在古诗鉴赏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感受古诗的魅力,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
一、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培养鉴赏能力的现状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虽然在新课标的渗透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倾向于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或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此外,由于古诗的表达形式对学生而言比较困难,从而使得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较低,自然也就无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基于此,要想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策略,优化古诗教学方法,并注重情感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古诗学习中真正领略到文化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并逐步培养出卓越的鉴赏能力。
二、在小学语古诗教学中培养鉴赏能力的策略
(一)了解古诗创作背景和环境
自古以来,我国古诗文化孕育了无数杰出的诗人,不同的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生际遇截然不同,而古诗作为古代文人情感寄托的媒介,每一首古诗的风格、特色以及表达的情感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每一首诗的创作背景及社会环境,帮助学生在鉴赏古诗时深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进行古诗鉴赏。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与古诗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诗的创作环境中,这样学生在进行古诗鉴赏时就能够更好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也达到更好的鉴赏效果。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三年级《元日》一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方式为学生展示宋代人过春节时的喜庆场景:春风送暖,旭日东升,千家万户都在忙着将门上的旧桃符换成贴有门神的新桃符,合家喝着屠苏酒,点着爆竹。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体会宋代人过春节的欢乐气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初拜相主持变法之时,引导学生将新年新气象与王安石变法开始的新气象进行联系,体会王安石对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情绪。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古诗鉴赏时,通过了解古诗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有效提升古诗鉴赏的效果。
(二)强调三个“注重”
1. 注重意象
意象是古代文人用来蕴藏自身情感的媒介,是古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人在创作过程中通常会采用不同的意象来表现不同的画面和情感。对古诗的意象进行全面的探究能更好地进行古诗鉴赏,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鉴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古诗的意象进行探究与思考。此外,为了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总结意象,使学生能清晰理解意象的表达方式和内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学会通过意象去体会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感受古诗的韵味和魅力。
例如,在进行统编版二年级《望庐山瀑布》的古诗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寻找古诗所描绘的意象,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处于认知水平和好奇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强调诗中意象所呈现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寻找意象的动力,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探究与分析能力。在学生捕捉到诗中的意象之后,教师应鼓励他们向全班分享自身的感受,并给予积极反馈,这样既能增进教师对学生意象感知能力的了解,又能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当学生深入体验了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后,他们将更有动力对诗歌进行深层次的鉴赏。例如,诗中在描写瀑布时使用了“挂”字,教师可以结合意象鉴赏扩展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瀑布飞流直下”的意象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未来在鉴赏其他古诗时,将能更高效地理解并欣赏意象的描绘,不断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2. 注重意境
意境是古代文人智慧和古诗魅力的完美体现,同样也是古诗鉴赏的核心所在。小学期间学到的古诗用词都是比较简练的,但往往这些看起来非常简练的字句却能创设丰富多样的意境,可以充分表达作者的所见所闻和思想情感。因此,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就需要充分引导学生鉴赏古诗意境。具体而言,引导学生鉴赏意境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将古诗与图片、音乐或故事等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快、更深刻地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例如,在进行统编版二年级《悯农》一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图片的形式表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所表达的意境,描绘农民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情形,他们也许手扶锄头休息,也许手拿毛巾擦拭一头汗水,也许正弯着身子辛勤劳作……通过这样的画面,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就能进一步对古诗进行更深层次的鉴赏。又如,在教学《咏柳》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一画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绿绿的新叶,长长的柳枝如丝带般落下来并随风飘动的情景,由浅入深地加深印象。这种结合图片与文字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意境的想象,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古诗鉴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古诗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3. 注重情感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情感是古诗创作的初衷和归属,古诗则成为他们的情感寄托。因此,情感鉴赏也是小学古诗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古诗情感层面的深入挖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培养他们的情感鉴赏能力。教师在教授古诗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古诗中的情感内涵。课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预习,初步感受古诗的情感。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的感受,使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古诗情感的理解。随后,教师可以总结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进一步探讨,从而提升他们的情感鉴赏能力。
例如,在进行统编版三年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介绍重阳节的背景,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古诗,并在阅读中思考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有初步的情感探索。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身的感受,在讨论交流中体验作者“独在异乡为异客”时思念故乡和亲人,恰逢佳节使得思念加倍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古诗鉴赏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更深刻地感受古诗的独特魅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
1. 加入表演形式
低年级的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注意力发展还不够完善,并且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式还处在一个正在发展的阶段。因此,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加入表演,能显著增强学生的专注度,进而引导他们深入品味古诗之美。例如,在教学《鹅》这首诗时,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在阅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同时做出相应的动作,想象自己像一只真正的大鹅一样,拥有鹅一样的长颈、脚掌、绒毛。再如,在教授《村居》中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和朋友一起放风筝的姿态和动作,让学生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感受春风拂面和放风筝的快乐。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古诗的含义,还可以让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领略其中的韵味,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古诗鉴赏能力。
2. 融入故事形式
古诗作为古代文人记录事情的方式之一,诗人除了描绘风景、政治,更多的是以一个普通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例如,《小儿垂钓》一诗讲述了孩子垂钓时风趣幽默的现场,诗的本身也是故事,可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讲述出来,再交代事件场景,学生理解了作者在什么环境和心境下而写作的诗词,就能更好地记忆。再如,《静夜思》一诗中的句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古流传,正是因为它的传神,以简练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让无数人感同身受。因此,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用自己的理解方式串联整个故事,尽管他们可能无法完全体会思乡的情感,但凭借他们的想象力,也能碰撞出独特的情感火花。当他们想象自己为诗人,那份对故乡的思念便会在心中激起层层波澜,进而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深入地鉴赏古诗。学生通过反复品味诗歌的意境,了解诗人的经历,甚至通过朗读后的内心感受,都能加深对诗词的印象。这种自我、自主的学习行为,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更能让他们在古诗的海洋中畅游,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课堂交流讨论
由于学生的个性及认知水平存在着差异,因此不同的学生在对同一首古诗的鉴赏也会形成不一样的感受与思考,与古诗作者产生的情感共鸣也会有所差异。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进行古诗鉴赏时有更多、更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可以在古诗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的互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互相启发,还可能激发出新的鉴赏视角和灵感,从而深化对古诗的理解和情感体验,进而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
以学习统编版三年级古诗《元日》为例,部分学生可能只能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春节的欢乐气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而另外的学生则能够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体会到王安石对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情绪。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各自的感受与思考,让他们在交流中发现新年新气象与王安石变法开始的新气象之间的关联,这样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诗人所要传达的情感,从而增强古诗鉴赏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促进他们对古诗的深度理解和鉴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的魅力是无穷的,其魅力不仅体现在文字表达方面,还体现在情感方面。鉴赏古诗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古诗的魅力,并为学生提升鉴赏能力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古诗鉴赏,让学生能够在古诗鉴赏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感受古诗的魅力,从而不断提升鉴赏能力。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合理、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古诗的世界,使他们能真正感受到古诗的魅力,并激发他们对古诗鉴赏的热爱与探索。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鉴赏能力将得以逐步提升,从而更好地领略古诗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