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申倩摘 要:小学生成长和发展会受课堂教学内容的影响,为此要将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多项能力。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支持,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质量。为此,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为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阅读教学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意义
(一)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整本书阅读文体宽泛,在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整本书阅读中,书籍文化底蕴丰富、深厚,可以真实、全面地表达思想。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不再局限听说读写训练,而是以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基础,开展系统化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根据不同文本体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形成一定的知识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自我认知。同时,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积累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强化学生文化底蕴,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二)有利于丰富阅读教学内容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拓展和丰富阅读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阅读学习内容仅局限于教材文章,这不利于学生透彻理解文章,以及准确、合理地迁移阅读方式,阻碍了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会组织学生阅读丰富的书籍,有效拓展和优化阅读教学内容,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教师核心素养导向下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可以接触到更多领域的知识,如科学领域、艺术领域等,这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此外,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具体阅读中,学生需要分析情节、主题等因素,在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师发挥的导向作用不明显
教师作为课堂的重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教学理念、专业能力等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水平,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学生的年龄小,实施整本书阅读会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无法在教学中发挥有效的导向作用,这样的想法阻碍了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学生阅读管理能力不足
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小,身心发育还不够成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因此他们在整本书阅读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走神的现象,这不仅会降低整本书阅读质量,而且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书中的各项内容。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过度依赖教师的指导,不会按照阅读要求自主阅读,只是浅显地学习相关知识,无法从根本上提升阅读素养。虽然部分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整本书阅读习惯,但是在阅读中同样会出现较多的问题,这会降低整本书阅读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利于学生主动阅读书籍。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原则
(一)以自主阅读为主原则
在学生的学习中,阅读是重要行为,自主阅读是学生经常会使用的阅读方法。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认知规律等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基础,科学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阅读。通过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接近的阅读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在自主阅读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增强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
(二)以整体阅读为核心原则
与单篇阅读相比,整本书阅读更具整体性,其包含的阅读内容较多,需要学生在分析阅读结构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阅读方法,如略读、细读等。但是无论学生选择使用哪种阅读方法,都与整本书阅读的整体阅读本质有着密切联系。虽然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会使用多样化的阅读方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的思考具有前后衔接的关系,并且各部分阅读活动相对统一。此外,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学生不仅要把握整本书内容,而且要了解整本书传递出的情感,分析书中每个部分间的联系,站在全局的角度品鉴整本书,有效整合和优化整本书阅读成果。
四、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合理筛选阅读书籍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显著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不是独立的书籍,对他们而言,手机、电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他们会选择电子设备,慢慢地,他们会丧失阅读兴趣。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为带领学生高质量地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要以学生的阅读兴趣点为基础,科学筛选可以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的书籍,利用兴趣驱动学生主动阅读书籍,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水平。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学习兴趣等科学筛选书籍,也可以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以此强化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动力。
例如,在为低年级学生选择书籍时,教师要认识到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有限,认识的生字数量少,整本书阅读水平低,他们对拼音的依赖程度较高。基于此,教师可以为他们推荐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整本绘本。而小学中年级学生可以脱离拼音,独立阅读整本书,这时教师可以为他们推荐《小王子》等书籍。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会通过了解浅显易懂的故事,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各种类型的书籍,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籍阅读,并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有一定文学价值的书籍,从而避免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仅流于形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果。
(二)科学利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科学分类整理书中的人物、情节等信息,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阅读框架和结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书中的内容,而且可以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水平和质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制作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清晰地认知整本书结构,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书中故事的发展情况。
例如,在组织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时,为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制作思维导图。学生要先整理分类书中的重要人物、信息等,然后使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展示不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随后将这些内容连接成一个整体,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思维导图。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一同分析与讨论书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书中各个章节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整本书中的内容,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果。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整理书中的人物、情节等内容,不仅可以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
(三)有效进行激趣导读
阅读兴趣是小学生主动翻开书本阅读的重要动力,也是学生成为阅读主人的首要步骤。需要注意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不是整本书阅读的真正目标,如何转化整本书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善于学习和乐于学习是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的保障。激趣导读强调要以不同书籍为基础,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导读方法,防止在处理学生导读过程中出现过度经验化的现象,通过有效导读激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热情,使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将学生的阅读兴趣转变为促进自我发展的必要动力。
激趣导读主要分为信息式导读、问题式导读、评价式导读这三种类型,其中信息式导读主要是指以书籍信息为基础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导读,在应用该种导读方式中,需要重点提炼书籍中的关键信息,利用书中的精彩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信息、猜测信息,并在后续阅读中进行合理验证。
问题式导读是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阅读方法,选择问题是其核心,问题也是引导学生阅读的必要动力。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前,教师要利用问题将书中关键情节串联到一起,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例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这一课时,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要以鲁滨逊进入到小岛后的心理活动等作为问题,如向学生提问:“鲁滨逊是如何应对挑战的?”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翻开书的热情,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得出一系列结论,这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评价式导读是指使用评价的方式展示学生在整本书阅读后的综合表现,帮助学生及时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以促进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顺利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完成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传授给学生评价自我阅读过程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教师也要使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法,如学生自主评价、互相评价、师生共同评价等,并保障以学生为评价的核心,真正发挥评价以评促学的强大功能。
(四)制订整本书阅读计划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利用读书计划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习惯。在引导学生制订整本书阅读计划中,教师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制订班级读书计划,要求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到读书计划的设计和制订中,以增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参与感。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根据学生学习规律、认知能力调整整本书阅读计划,制订符合学生阅读情况的阅读计划,在此基础上科学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更加全面地发挥整本书阅读育人价值。具体而言,当明确班级读书计划的读物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搜集与书籍相关的资料,并适当延伸读物的价值,帮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和使用不同思路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也要科学规划整本书阅读进度,以增强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其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订个人整本书阅读计划。由于整本书阅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而小学生自控能力不足,很容易在整本书阅读中出现松懈的状态。为此,在指导学生制订个人整本书阅读计划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严格遵循相关要求,保证其阅读进度与班级读书计划进度一致,为学生有效沟通和交流提供便利。同时要保证学生个人整本书阅读计划具有个性化特征,科学把控整本书阅读学习进度,帮助学生有效规划每天的阅读数量、阅读时间等。
最后,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阅读技巧训练。虽然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但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够成熟,没有完全掌握阅读技巧。为此,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扎实的阅读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整本书内容,促进学生细致研读书中的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完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实际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制订完善的阅读计划,科学选择阅读书籍,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 王树聪.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阶阅读教学策略[J]. 学周刊,2022(02):147-149.
[2] 黄茜.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优化[J]. 安徽教育科研,2022(13):20-21.
[3] 潘航.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 文理导航:下旬,2023(12):19-21.
[4] 林志蓉.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 名师在线,2023(23):46-48.
[5] 刘婷.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13):52-54.
[6] 谢艳英.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 亚太教育,2023(11):65-68.
(责任编辑:廖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