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 卜晓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涉及能力的提升、品格的形成和思维的发展。
本文以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3 Weather”为例,阐释如何在课程标准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挖掘单元育人功能,制定单元教学目标。
一、深度解读教材,挖掘单元育人功能
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
1.分析教学内容,探析育人要素
“Unit3 Weather”是“人与自然”主题范畴当中“自然生态”主题群里的子主题“天气与日常生活”。围绕Weather,教材编排了服饰、食物、气象标志等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感受文化差异,拓宽国际视野,还能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融合学科特点,培育科学精神
英语是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获取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本单元华氏度和摄氏度、气象符号、天气差异等学习内容,分别融合了数学、美术、科学、地理等学科知识。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华氏度和摄氏度的相互转化、设计气象符号、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会用英语的思维方式认识现实世界,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3.创设关联情境,凸显育人价值
本单元以人物“John的父亲”为主线,创设前后关联的情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探究Weather这一主题所需的语言环境和交流平台,还通过关联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父亲工作的艰辛和父亲对子女、对家庭的关爱,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养成做事有计划的良好习惯,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和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凸显育人价值。
二、聚焦核心素养,制定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应在充分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以及各单元主题和课时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整体设计。
1.分析单元学习内容,探核心素养生长点
分析单元学习内容时,要按课程标准中“语言知识”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五要素,分析整理单元内容,探核心素养的生长点。
“Unit3 Weather”这一单元中,语音的拼读、词汇的理解、语法的运用和语篇的描述,都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基础。服饰、食物和各城市天气等不同语境下的天气话题,既指向了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方面的核心素养,又包含了风土人情、文化历史和国际视野等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方面的核心素养。而关注天气变化,提醒家人、朋友及时增添衣物,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则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做事有计划有条理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寻核心素养着力点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教师要在课前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寻找核心素养的着力点,才能制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聚焦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目标。
学生的能力基础。四年级学生乐于认读所学单词,能理解简单的语篇,进行话题交流或看图描述,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他们不仅乐于参与歌曲、游戏和竞赛等形式的学习活动,还乐于在玩玩做做、说说写写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然而,这些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往往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这些学习策略的能力还不够强。
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设计了本单元学生知识基础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发现:ar/al的拼读、天气的词汇、完整描述对话中的相关信息、知道书信格式并能书写简短书信,这些方面的内容学生较为陌生,是本单元的“新知”,教学时应把这些内容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和探究;句型“Can I...?/Yes,.../No,...”会运用的学生已经占83.33%,教学时应把它作为“熟知”进行点拨;“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It’s...”的理解和运用,教学时应作为“略知”进行引导。
3.制定单元教学目标,觅核心素养落脚点
单元教学目标包含核心素养的四要素,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单元教学内容,使课时教学目标侧重指向核心素养四要素的部分内容,找准核心素养的落脚点。“Unit3 Weather”的主题是“天气与日常生活”,教师在对教材和学情进行整体分析后,可尝试对本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如下整合重组,定位每个子主题核心素养的落脚点(如下表)。

此外,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目标还应以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出发点,指向理解与表达、方法与思维、文化与品格三个维度,涵盖以下六个方面(如下图)。

综上分析,可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拟定为以下三点。
第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1)掌握ar/al的发音规则,读出符合ar/al发音规则的单词,拼写出符合其发音规则的单词。(2)运用“Can I...?/Yes,.../No,...”句型询问他人意见,并回答。(3)运用核心词汇cold、cool、hot、warm、sunny、windy和“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It’s...”句型,问答或描述国内外主要城市的天气情况,理解并仿写句子。
第二,学习策略与思维品质。(1)能获取关于国家或城市的地理和天气等信息,根据提示做出听说前的预测。(2)能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有关城市地理和天气的问题,选择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3)能通过与家人或朋友打电话、写明信片等不同的交流方式谈论天气。
第三,文化意识与育人价值。(1)了解华氏度和摄氏度的区别,了解中西方在表达“天气”方面的文化差异,了解我国古代表达“天气”的一些方式,坚定文化自信。(2)了解我国各大城市的气候差异,了解“谈论天气”所具有的寒暄功能,涵养家国情怀。(3)了解日常天气变化,提醒家人和朋友及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各项活动,了解明信片的一般格式,尝试给朋友写明信片,表达友爱之情。
总之,英语课程教学应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出发,深度解读教材,挖掘单元育人功能,聚焦核心素养,制订单元教学目标,达成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品格形成和思维发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从而实现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