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清单式写作体系架构策略的探索

作者: 蒋红梅

写作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如何引领学生进行高效写作,是广大英语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引入清单式写作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清单式写作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具体问题为导向,以互助合作、仿写对比等策略为基本手段的写作教学方法。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写作教学系统化,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一、引入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评

课程标准背景下,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被广泛应用。小组合作作为教师拟定清单式写作体系架构的前提,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问题、攻克写作难关。长期以来,学生在写作时常常面临“不知道写什么”和“不知道该怎么写”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适时引入小组合作任务,并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My friends”为例。教师在课程讲解的最后提出了一个微写作任务“Introduce a friend of yours”。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介绍一个好朋友。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教师引入了小组合作。与传统的小组合作不同,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积极程度和性格等标准有序地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围绕“选择一个怎样的朋友”和“如何介绍”展开合作学习。其中一个小组的成员提出可以选择一个非常有特点的朋友,然后根据性格、学习成绩、擅长的领域等方面展开介绍。同组的其他成员则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只介绍朋友的性格、学习成绩、擅长的领域,不够立体,还应该介绍他的生活习惯和最喜欢的事物。”通过有来有往的互动,学生逐步总结出具体的写作方法。

进行小组合作,学生可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作文中出现的词汇、句型、语法错误;二是明确大致的写作方向,形成相应的写作思路。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合作的效果,教师需要重视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

二、引入仿写对比,激发写作热情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常将写作教学简化为前期的引导和后期的点评。然而,写作教学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如果教师仍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无疑会降低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基于清单式写作体系架构,教师可以引入仿写对比,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一般来说,学生获取写作经验的主要方式是实践和写作。因此,在仿写时,他们不仅可以了解文本的基本情况,还可以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具体的文本中。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How much?”为例。讲解Story time时,教师拟定了一个对话构建的任务。根据任务要求,学生两人为一组分别扮演售货员与顾客。在成果展示阶段,学生仿照教材中的内容铺设具体的对话。如有的小组还原了“购买服装”这一场景。

生1:Do you have this yellow dress in size“M”?

生2:Yes,we have the“M”code.

生1:How much is this dress?

生2:The dress costs 500 yuan.

通过有来有往的生生互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实现了知识的应用与迁移。案例中,教师运用“答案+引导”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问答。

仿写训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在前期的备课中提炼仿写内容,在中期的引导中寻找合适的插入时机,还要在后续的点评中总结学生的诸多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仿写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照搬,教师需要加以引导,运用鼓励式的语言,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写作训练的理解。

三、输出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应该意识到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单词,而是让他们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提升写作能力、积累写作技巧。目前,教师在实施清单式写作体系架构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输出写作路径,告知学生应该如何思考、应该如何布置思维内容;二是借助图片等资源引导学生直观描述。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既能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又能输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Seasons”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展示春天的校园、夏天的校园两张图片,并让学生结合“What scenes are depicted in the picture?”“Which seasons do these scenes embody?”两个问题,观察图片内容,用英语分享自己的所观所感。然而,在实际的案例分享中,教师发现,学生的知识积累薄弱且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所以他们的分享大多处于无序状态。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黑板上罗列出多个关键词,让学生根据关键词的内容重新思考“如何描述图片中的景物”。考虑到最终的呈现效果,教师引入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方法,并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了学生的所思所想。相较于传统的分享,教师发现学生现阶段的分享呈现出逻辑化、有序化的特点。

写作训练讲求高效且多样化,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既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又要展开适当的引导。通过多种点评方式的灵活应用,学生可以创新性地使用多种写作技巧。

四、拟定评价清单,提升评价效果

传统的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诉求,日常教学评价中,教师需要拟定评价清单,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效用,教师需要根据文体的种类,进行内容、结构、语言三个方面的纠正。由于英语是一门外来语,其逻辑思维与汉语逻辑思维有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会在结构、语言两个方面出现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细化结构、语言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自发地形成正确的写作方法。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My e-friend”为例。课程讲解的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向网友写一封邮件,要求学生结合“If you have an online friend who wants to know about your campus life,how would you introduce your campus life?”这一问题,先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构思。然而,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他们经常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此时,教师就可展示完整的点评清单,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既完善了自己的思路,又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接着,教师预留出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思路。在最终的文章点评阶段,教师亦遵循点评清单展开详细的总结。从作品呈现来看,大部分学生可以根据清单内容展开合理论述,扩充写作内容。

课程改革背景下,评价清单的拟定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一方面,评价清单的内容增多;另一方面,评价清单的拟定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评价清单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经验,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目前,清单式写作体系架构被广泛地应用于写作教学。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写作清单的搭建和实施,紧扣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小组合作、对比仿写等多种策略。此外,清单式写作体系架构的引入,除了前期的清单构建、实施,还包含后期的清单评价。通过有效的生生、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进而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升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