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初探

作者: 包继军

当前,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应加强议题式教学研究,借助情境为学生提供具有讨论和学习价值的议题,并在整个讨论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启发。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对议题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从而在头脑中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使自身高阶思维得到有效培养。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注重议题的设置,优化教学模式,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加强研究,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一、高中政治采用议题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课程标准对议题式教学做了简要说明,同时也肯定了其教学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对当前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提取重点难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议题,积极引导学生围绕议题展开深入思考与讨论。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思考者。他们需要亲自解读议题,并主动搜索与议题相关的知识内容,包括资源和素材等。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思维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会得到有效培养,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随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他们的思维模式也会得到优化,产生更多对学习的期待,更愿意探究知识背后的深层逻辑。这些都可以驱动学生在课堂上与同伴和教师展开更为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他们会慢慢摆脱旧的思维模式,逐渐形成高阶思维。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品质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加以重视,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收获。

二、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

1.确定议题。采用议题式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时,首先要提出合适的议题,议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教学的质量。好的议题可以给学生更多启发,在议题的推动下,学生会展开深入思考,为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因此,为确保所设置的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教师可以先深入分析当前所学内容,确定核心主题,再结合高中政治教学目标以及高阶思维培养目标等需求,制定符合要求的议题。

此外,还应确保所制定的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讨论与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够从更多元化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不仅有利于问题的深入,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拓宽学生的认知,从而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例如,学习《法律与法治》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议题:“为什么说法律维护的是全体公民的权益?”通过思考,学生能够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针对每一章的内容都可以提出不同的议题,只要能实现教学目标都可以考虑。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为后续议题的提出奠定良好基础。

2.完善议题。为了使议题能够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求完善议题,将议题中的内容进一步细化。教师可以多研读教材,结合教材中的一些知识以及拓展板块完善议题。高中政治课本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多,有些理论知识直接点明了教材的主旨。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这些理论知识对议题进行验证,看其是否具有比较高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借助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优化议题,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前教学。

例如,教师先将首次提出的议题展示出来,然后结合当前的理论内容展开深入分析,看议题是否与当前理论知识相契合。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发现议题偏离教材以及与学情不相符的情况,都可作出调整,直至确保议题符合当前的教学情况,并且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某一具体原理延伸出一个议题支线,以此作为学生深入思考的方向。如在学习《伟大的改革开放》这一内容时,可以先提出“改革开放具有什么意义”这一议题,然后结合文中“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入崭新的阶段的标志”这一理论基础,提出支线议题“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整个改革开放具有哪些影响和作用”。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议题,围绕这一新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3.解读议题。在解读议题环节,教师可以创设合适的情境,在情境的渲染下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出更有价值的观点,使高阶思维品质得到有效强化。高中政治课本中很多知识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与现实生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产生认同感。需要注意的是,案例要尽量选择那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便于学生产生共鸣。因为在熟悉的情境影响下,学生更可能会对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能拓展更多的议题思考方向。

例如,针对议题“为什么说法律维护的是全体公民的权益”,教师就可以创设如下情境:李某在上网时突然发现自己的一些隐私被人上传网络,因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他选择了报警,最后私自暴露李某隐私的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在法律的保护之下,同时每个人也必须遵守法律。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列举一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生活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解读,使其对我国的法律与各项制度等产生更深层次的认同。

4.探讨议题。在探讨议题这一环节,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充分研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同时也要多收集一些课外素材展开研究,这样可以丰富研究内容,有利于深入主题,使学生的思维逐渐由低阶过渡到高阶。如教师可先引入一些时事热点内容,然后让学生结合议题对热点事件展开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先分析前因后果,再展开多角度分析。很多网站都有相关热点新闻报道,教师可以在课前先找好素材,再选择与当前教学相符的内容呈现给学生。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对我国各项政策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

例如,针对“我国的税收政策有哪些”这一议题,教师可以结合当前明星偷税漏税这一热点内容对学生展开引导。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可以针对相关热点事件展开深入的分析,让学生说一说偷税漏税的危害,或者让学生谈一谈作为公民为什么要纳税,这些内容都可以让学生对议题有更为深入的思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提供有利条件。

5.升华议题。在前几阶段的基础上,学生对议题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掌握,在这一阶段可以有针对性地升华议题。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主题活动实现当前教学目标,如举办一些辩论活动,促进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在相互辩论中学生会展开深入的辩证思考和探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持一个观点,各个小组成员一起展开议题分析,确定辩论角度以及论述方法,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下来,这样方便在辩论中更好地阐述观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辩论,教师可以营造一个有利于辩论的环境,如制作正方与反方的标识牌,参与辩论的人员统一着装。这样学生会更重视这场辩论赛,也会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辩论与思考,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如可以设置辩题“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更重要”以及“道德在维护社会秩序中更重要”,然后每一方根据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需要注意的是,输赢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升华对法律与道德的认识,从而使他们的高阶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总之,相比于普通模式的教学,议题式教学模式有诸多优势,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时可以采用议题式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有效实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这一目标。具体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课程标准的分析、加强教材研读、创设合理的情境以及搜索素材等,将契合议题的知识以及生活实例等穿插于教学过程中,从而引导学生对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引导他们用辩证性的眼光看待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第三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