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绘本故事阅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 梁淼淼现阶段,幼儿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普遍意识到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十分重要,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绘本故事作为一种富有艺术性和教育性的文学形式,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独特的价值。教学时,教师应充分重视发挥绘本故事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幼儿阅读绘本故事,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一、绘本故事阅读教学遇到的问题
首先,教师对绘本故事兴趣有余理解不足。多数幼儿教师对绘本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对绘本故事的内容缺乏深入的理解。大部分教师仅仅是因为喜爱绘本故事,才组织相关阅读活动,而他们喜爱绘本仅仅是因为其精美的插图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绘本故事的内涵及其主题的认识和理解明显不足。
其次,幼儿绘本故事阅读的环境设置不当。多数幼儿教师未充分重视幼儿绘本故事阅读环境的营造,以为任何地方都适合阅读。调查显示,幼儿园通常一学期仅更新一次环境创设,未能营造一个持续优化的阅读氛围。尽管部分教师对环境布置有所认识,但并未付诸实践。
最后,教师对绘本故事主题的选择目标不明确。幼儿教师少有机会阅读绘本故事,部分教师甚至间隔很久才组织一次阅读活动。多数教师还不知道如何高效地提炼绘本故事主题,也不清楚应提出哪些问题以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主题。
二、绘本故事阅读教学出现误区的原因
首先,幼儿园绘本资源有限。从绘本故事的投入来看,幼儿园的绘本故事投入数量有限,且内容单一。此外,绘本故事更新滞后,年龄划分不合理,缺乏层次,往往导致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经常共享同一书籍。
其次,教师提问多且质量不高。开展绘本故事阅读活动时,教师经常提出问题让幼儿讨论,尽管提问是受幼儿欢迎的教学方式,但过多的问题往往导致他们抓不住重点,难以真正融入故事。如有教师询问幼儿对彩色封面的想法,尽管讨论长达五分钟,但却无果而终,且该问题后续也未得到进一步探讨。
最后,教师过度干预幼儿思维。目前,多数教师认为幼儿应该完全听从教师的安排,遵从教师的意愿,他们希望幼儿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在开展绘本故事阅读活动时,教师以讲述为主,经常依据个人对故事的理解主导整个教学流程,并以此引导幼儿,未给予幼儿独立探索内容和发现问题的机会。
三、开展绘本故事阅读的教学策略
1.运用科学阅读方法,满足幼儿成长需求
首先,采用猜想式提问,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幼儿正处于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想象和表达。猜想式提问正是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通过引导幼儿对绘本故事中的插图进行猜想和预测,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开口。如教师展示一张哭泣小鸟的图片并提问:“小鸟为什么哭呢?”幼儿可能会回答出“它找不到妈妈了”“它的小鸟朋友飞走了”等答案。这种猜想式的提问方式能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同时,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引导幼儿通过图画理解故事。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儿童文学形式,它通过丰富的图画和简练的文字,为幼儿呈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世界。绘本中的图画不仅是故事的点缀,更是幼儿理解故事的重要工具。开展绘本故事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中的图画,让他们通过图画去理解故事情节,去发现隐藏在图画中的细节。如阅读绘本《小蓝和小黄》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小蓝和小黄的颜色,以及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表情和动作,从而理解他们之间的友情和互动。
最后,采用递进式的提问,让幼儿喜欢说。幼儿的思维发展尚未成熟,因此,教师提问时需要采用递进式的提问方式,引导幼儿逐步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欲望。如阅读绘本《大卫上学去》时,教师可以提出“大卫在上学时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为什么会遇到这个问题?”“如果你是大卫,你会怎么做?”等问题。这些递进式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还可以引导他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提升语言能力。同时,这种提问方式也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让他们更加喜欢阅读和表达。
2.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营造幼儿阅读氛围
首先,创设多彩的空间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幼儿园的空间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充满创意和趣味性的空间,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门厅和走廊的墙上展示插画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是经典的童话,也可以是富有教育意义的绘本,这样既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又能让他们在课余时间随时阅读到各种有趣的故事。此外,每个班级也可以设计不同的绘本故事主题墙,教师可以邀请幼儿一起参与设计,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故事,并将其中的元素融入主题墙的设计中。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喜爱。
其次,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幼儿阅读绘本故事的行为。在幼儿阅读绘本故事的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和引导方式对幼儿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需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幼儿阅读绘本故事的行为,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赞扬和激励。尊重每个幼儿的阅读习惯与节奏,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方式阅读,同时提供适当支持。当幼儿成功地读完一个故事,或者在阅读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鼓励可以是微笑、点赞,或者是一句简单的赞扬,以此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家园共筑,促进幼儿更好发展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成长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需同步推进才能保障幼儿稳健发展。家庭与幼儿园的紧密配合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它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铺设平坦的道路。而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无疑是幼儿阅读启蒙的宝贵土壤。为了确保幼儿在不同环境中都能获得全面关注,教师和家长需要及时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动态。如幼儿园每个学期都会举办一次关于“绘本故事阅读”的专题讲座,旨在提高家长对绘本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通过亲子活动、家长参与教学、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家园共育的实践。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更能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总之,随着绘本故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其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然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尽管许多幼儿园已经将绘本故事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幼儿教师对绘本故事阅读的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在选择绘本和营造阅读环境时容易出现一些偏差。目前,对于幼儿园绘本故事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实践总结的层面,而对于如何改进和提升绘本故事阅读的教学效果,提出的建议和策略往往比较笼统,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和深入的理论支撑。这说明,当前幼儿教师对绘本故事阅读教学的研究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提高教师在绘本故事阅读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在绘本故事阅读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三晋幼儿园)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