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高霞

经典诗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涉及大量的语言知识、表达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好这些经典作品,开展好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毋庸置疑,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也更加注重经典诵读教育教学工作。尽管如此,语文教学的中心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一些教师对经典诵读存在认知偏差,教学中将文言文、古诗学习和经典诵读完全等同,并没有对经典诵读的内容和范围进行拓展,这也导致经典诵读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从而影响了诵读的效果。另外,经典诵读期间主要是教师来引导学生阅读,而学生缺乏主动阅读的意识和行为。他们处在被动性和局限性阅读的状态,长此以往,势必对他们的诵读兴趣造成影响,不利于经典诵读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合理筛选经典名著,提高阅读质量

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前,诵读内容的选择是前提,教师为学生筛选适合的经典名著,才能发挥经典诵读的价值。在选择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阅读习惯、知识水平、教学要求等全面考虑,有效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不足,教师就可以选择《静夜思》《春晓》《望庐山瀑布》等诗文,这些诗文简单且朗朗上口,十分适合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诵读。在学生诵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诗文的韵脚、停顿和重音,让他们掌握诗文阅读的技巧。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教师在经典名著的选择上就可以按照教材内容实施拓展,让他们根据文章片段搜索原文并阅读。如,在教学完《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文后,就可以让学生查找全文并阅读,促进学生对文章全面且深入的理解。

二、做好诵读方法指导,理解文化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诵读的实际情况、诵读水平和诵读的习惯等有较全面的掌握,并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了解他们的实时诵读状况,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通过正确的诵读方法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提高经典诵读的教学效果。

在《春夜喜雨》一诗的诵读中,教师可以从课程的全过程和各个阶段做好学生的诵读指导。在课前阶段,教师要充分备课,准备好与诗文、作者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在课堂教学时,先让学生自行诵读,互相评价,再让学生看看视频、听听音频学习诵读,注意语调、停顿和语速。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醒、互相评价、互相纠正,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课堂教学的总结阶段,为了促进学生诵读技巧的提升,教师还要对个别学生的诵读情况实施随堂检测,及时发现学生诵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范读等方式对他们的不足进行纠正,引导他们读准、读好。最后,还可以借助竞赛读、集体诵读和男女生对读等方式对学生诵读能力进行锻炼。

三、创设教学情境,加深学生诵读体验

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想要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提高学生诵读的实效性,教师就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深入到诗文中,感知诗文表达的内在情感,从而丰富学生的诵读体验。

在教学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还原或者渲染诗文的情境,强化学生诵读的情感共鸣。如,在《泊船瓜洲》诗文的诵读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诗中描绘的情境以图片或者动画形式进行呈现,让学生感知诗人和家乡的距离,并通过背景音乐渲染思乡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开展诵读活动,促进学生对诗人孤独之感以及思乡之情的深刻感知,准确把握文本内涵。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教师在营造教学情境时,还可以通过趣味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呈现,在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诵读感悟,加深诵读印象,从而实现经典诵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在《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的诵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具体的场景进行还原,让学生对小孩子辩论时的神态、动作、语言、语气等进行揣摩并以表演的形式进行呈现。通过这样的表演,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诵读教学之中,借助对文章情境的实时再现,使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深入理解和研究,促进学生经典诵读水平的提升。

四、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诵读形式

在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拓展思路,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内,还要充分利用课外空间和时间,将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探索丰富的诵读形式,实现课内外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机结合。

教师可以借助传统节日或者节气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国的许多经典诗文是与传统节日结合在一起的,而这些节日就成为经典诵读不可或缺的时间节点。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节日节点,或者立春、立秋等节气节点,让学生收集和它们有关的一些古诗词,并让学生进行诵读分享,丰富学生的经典积累。教师可以以“经典诵读”为主题开展诵读比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诗文参与到比赛中,他们在赛前准备中,会不断深入研究所选诗文,反复吟诵,加深自己的诵读理解。教师还可以对诵读活动形式加以创新,以音乐、歌舞等形式进行呈现。此外,开展一些诸如诗文配画、手抄报制作活动,也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五、做好诵读定期考查,创意写作再升华

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诵读情况,教师可以定期考查学生的经典诵读情况。当然,事先要确定好诵读的教材,把所有的经典诗文分解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周。一般来说,一个学期进行一次“考级”,还是比较容易操作的。模仿游戏中的升级方式,对于考级过关的学生,可以发一张“通关证书”,以示表彰。

在经典诵读活动期间,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书籍和优秀作品的分享与讨论,便于他们加深经典诵读,且让他们进行诵读感悟的写作,并在课堂上分享。诵读感悟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对经典诗文深入分析,加深他们的阅读理解。另外,还可以进行创意写作,对经典诗文作品进行大胆改写。可以引入经典诗文的佳句或者典型事例,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再现诗文表现的情境,既能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促进他们写作水平的提升,并升华对作品思想感情的认识。

当下,经典诵读已然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能够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经典诵读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影响深远。随着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素质教育成为主旋律,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学与时俱进,跟上改革的步伐,把经典诵读落到实处,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写作能力的提升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经典诵读教学的效果,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策略的探索,促进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辛庄小学)

(责任编辑张妤)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