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低年级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必要性与策略
作者: 刘芳珍数学学科内容不仅枯燥而且抽象,加之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有限,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容易陷入无法理解数学知识的局限中。基于这一现状,教师要顺应低年级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转变教学模式,转化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引导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深刻体会数学知识魅力,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一、低年级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现状
1.教学活动合理性不足
教师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时经验不足,采取的趣味性教学方法不规范,教学活动中并未将趣味性知识和数学知识结合。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对新鲜事物相当好奇。但教师应用的趣味性教学方法不够规范,开展教学活动时并没有给予学生趣味性学习的引导,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将注意力放在趣味性而不是数学知识上。这就意味着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不注重将数学知识与趣味性学习结合,趣味性教学活动的意义不突出。
2.深受应试教育影响
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且该学科的知识概括性与抽象性比较突出。因此,小学数学学科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中难度较大的科目。低年级学生无论智力还是思维都处于有待发育阶段,导致很多学生学习数学学科时比较困难。虽然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模式发生较大的变革,但是仍有很多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不够重视趣味性教学,甚至认为可有可无,重视度不足,对趣味性教学的认知不足。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存在不容乐观的问题,不少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采取填鸭式教学模式,不重视改革与创新,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表现缺乏赏罚机制
通过分析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可知,学生在课堂上过于调皮,对课堂秩序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并没有设立明确的赏罚机制,且部分学生扰乱课堂秩序时并没有受到严厉的批评或惩罚,课堂管理形式化的问题比较突出。若课堂缺乏明确的赏罚机制,除了无法维系课堂秩序之外也影响学生的学习。长期下去会对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低年级小学数学实施趣味教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营造优良的课堂氛围
对小学生而言,活泼好动是其天性,其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一特点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此,师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营造积极乐观的课堂氛围,发散了学生的思维。由此可见,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趣味性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让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活动,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全面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虽然数学知识概括性与抽象性较强,但是其源于生活中比较客观的生活现象,凸显的是社会运行的需要。加之结合小学数学知识体系、课程特点方面分析,不少内容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教师构建趣味性的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结合学生熟悉的案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降低学习难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有利于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理念提出后,要求教师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学习项目,开展启发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全面了解数学知识,不断巩固自身知识技能,提高推理能力。这对学生日后学习数学学科起到促进作用。
三、低年级小学数学实施趣味教学的建议
1.构建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理解
数学学科是比较基础的科目,尤其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通过构建课堂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解释与说明数学知识,学会通过数学知识增强自身学习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克与千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境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千克与克这一质量单位的认识,从而学会估算简单物品的重量,更好地理解质量单位。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通过课件给学生展示看到的物品,比如一袋食盐的重量为500g、一桶油2kg。紧接着,教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这些商品包装上标记的重量单位?‘g’代表‘克’,‘kg’代表‘千克’,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重量单位,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一学,体会这两个单位表示的重量。”最后,教师可以基于课堂导入开展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前准备与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用“称”更好地理解重量这个单位,体会1g、10g、100g、1000g及更多重量。如此,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会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2.设置趣味游戏,降低学习难度
低年级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缺乏生活阅历,认知能力不足,还未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年龄不断增加后学生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逐步发展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要发挥趣味性教学活动的作用,降低学习难度。
例如,教学“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设置趣味数字组合游戏,比如男生代表“1”这个数字,女生代表“2”这个数字。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游戏规则:教师随意说出一个数字,男女生自由组合到教师说出来的数字。比如教师说“6”,可以女生3人组合、男生6人组合或者2名女生2名男生组合,等等。若小组无法按照要求组合,则需要上台表演一个小节目。如此,教师可以在游戏中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反应能力与运算能力,强化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取得较大的进步。
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充满活力,更希望可以通过自身肢体动作表达内心想法。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这一天性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趣味性,让学生发挥自身天性,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分析、发现与解决数学问题。考虑到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还处于有待成熟的阶段,若教师仅以口头讲述的方法教学,不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考,在小组合作中将复杂抽象的知识转变为直观与形象的知识,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例如,教学《认识图形》与《认识物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观察足球、饭盒与水杯,在对比中深刻体会物体的差异。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自主做一些简单的图形,如柱形、三角形、正方形等,让学生在观察、体验与总结中全面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思考生活中上述图形的应用。如此,学生经历了自主动手操作环节,动手、动脑且动眼,构建了生动的课堂,让学习变得更具个性且生动活泼。
总之,低年级数学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乃至日后的学习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让学生更好地认知所学知识,构建趣味性数学课堂,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自身的魅力。虽然当前时期数学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相信只要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一定可以为学生营造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近年来,笔者对开展低年级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必要性与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希望与广大教师进行交流分享,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石马坪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