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优化与创新探讨

作者: 林清娴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优化与创新探讨0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心,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相比传统小学课程而言,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重心不再是“读什么”,而转变成了“怎么读”。部编版教材针对各个学段的阅读目标编排了不同的主题,依据年级递增,阅读的目标能力也在不断进阶。本文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高阅读速度”主题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为例,探讨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优化与创新。

一、解读教材,明确阅读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选择大单元教学的形式进行编排,在阅读策略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整体教学的思路。单元整体教学是指以单元整体统筹为核心展开教学,在此过程中要实现对教学板块和课文的合理统筹。在教学设计时,要从本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出发,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要以单元整体视角为核心,并始终把握“策略教学”的核心方向。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每一单元都设计有单元导语,单元导语体现出了本单元学习的人文主题以及语文要素,因此在设计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计划时,要充分重视单元导语的解读,明确教学目标。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导语明确,要将“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作为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本单元编排了4篇课文——《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冀中的地道战》,涉及散文、叙述文以及科技文和描写文,每篇课文的课后作业都设计了以“速读”为核心的练习题。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单元的阅读策略教学目标是“提高阅读速度”,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结合快速默读、计时阅读等多种阅读形式。同时,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将“提升阅读速度”作为师生交流的核心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在明确阅读策略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各板块的教学设计也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真正达到“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教学目标。

二、步步深入,丰富阅读策略

首先,分解策略目标。需要一步步将阅读策略进行分解,设计为多个“子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以“一课一法”的教学模式,丰富阅读策略,逐个达成“子策略”,并最终实现单元阅读策略的学习,完成单元阅读策略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个个的“子策略”,并在“子策略”的积累之下,达成“总策略”。单元教学本身是一个整体,同时各篇课文又相对独立,因此,每一篇课文,可以设计一个“子策略”。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的阅读策略目标为“提高阅读速度”,教师在设计每一课的“子策略”时,可以针对每一篇课文,让学生学会一种速读方式。

例如,在教学《搭石》一课时,可从课文的内容特征出发,结合课文朴实的语言特征,将“不停顿、不回读”作为对学生训练的重心,让学生形成流畅的速读习惯。又如《将相和》一课的教学设计可依据课文的情节特征与故事性特征,锻炼学生“连词成句”,避免“逐字读”,让学生养成有节奏地快速阅读故事的习惯。再如《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可从课文的科技性与信息性特征出发,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这种充满大量信息元素的文章的技巧,将“借助关键词句快速默读”的阅读习惯作为本课的锻炼重心,让学生形成这种阅读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比如《冀中的地道战》一课中有大量说明性和描述性的语言,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将“带着问题快速默读”作为本课教给学生的快速阅读方法。根据一个单元4篇课文的不同特征,让学生每一课学习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逐步实现本单元“提高阅读速度”的整体阅读策略目标。

其次,引导交流,形成阅读策略体系。通过“一课一法”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4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习4种提升阅读速度的策略,这些方法各自独立,零散分布。因此,本单元学习结束之后,要以师生交流对话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对本单元所学习到的这些能力和方法进行总结和讨论,并将不同的零散方法形成一个体系。

例如,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便是非常好的契机,利用这一栏目,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实现对阅读策略单元目标的总结和归纳。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要“提高阅读速度”,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讨论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对自己已学知识的审视和总结过程,通过总结和归纳讨论,最终可以得出相对全面的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

三、拓展延伸,巩固阅读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因此,单元主题阅读策略教学完成之后,还要进一步拓展延伸,通过阅读训练,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阅读策略,实现对阅读策略的良好迁移,只有真正实现了迁移,技巧真正被学生掌握,并能在接下来的阅读中熟练地应用,阅读策略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出其价值。

首先,坚持持续性训练。阅读策略并非只针对课文有效,要引导学生坚持在课外持续性训练,让已经学习的阅读策略转变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提高阅读速度”阅读策略学习完成之后,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持续地对学生阅读速度进行锻炼。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以“提高阅读速度”的阅读策略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之后,后续的教学要充分重视对学生阅读速度的提升与持续性训练。如,第三单元的《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都属于故事性叙述文,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连字成句”等阅读能力,第四单元的《圆明园的毁灭》以及第五单元的《太阳》和《松鼠》等课文,可以进一步练习第二单元所学的策略,同时也可以用课文内容来检验学生对于前一单元的阅读策略学习与掌握情况。在反复的持续性训练之后,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一种策略使用的“习惯性”。

其次,拓展课外阅读实践。“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习这些阅读策略,只是学生阅读策略实践的起点,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策略在未来的阅读中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应用学习到的快速阅读策略,真正实现“学与用”的结合。语文学习仅靠课本的内容和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在课下不断积累,是一个长期积累实现知识积少成多的过程,课堂上教给学生的阅读策略,要在课外阅读实践中使用,并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在学习这些阅读策略初期,教师便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断在课外阅读中使用,针对每周、每月推荐的课外读物提醒学生使用某个阅读策略,在每周的阅读讨论课上,让学生分享自己上一周课外阅读使用了哪些快速阅读策略,通过个体分享与积极学习,不断巩固与加深印象,提升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需要在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之下设计系统性的教学计划,以明确的阅读策略教学目标为核心,全单元教学活动的全面统筹,步步深入地丰富阅读策略,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策略主题,在此基础之上对策略进行分解,对应不同的课文分解为多个“子策略”,在课堂上进行持续性训练,并将课堂之上学到的阅读策略得到课外验证,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能力,体现阅读策略单元学习的价值。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三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赵丹)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