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何引弟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在课程改革中,新教材更多内容是利用网络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中各种软件的介绍、使用,均通过计算机操作,实现教学资源的制作和共享,形成了网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信息技术独特的教学模式。
一、利用网络实施网上授课
以信息技术教学为例。学生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更多的还有电脑操作知识学习。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中,走道狭小,师生之间距离较远,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更难走到学生面前指导学习,因此,教学中经常会建立局域网。
例如,在运用极域教学多媒体软件进行视频教学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可以查看学生笔记,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有很强的互动性。另外,学生可以把自己操作中的问题提出来,教师进行辅导。课堂上利用网络互相传输文件、语音、图片、视频都很方便。极域教学多媒体软件为教师课前、课后辅导学生提供了平台,这种近距离的网上授课,让学生体验真实与虚拟的感觉,对科技产生浓厚的兴趣,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区别于其他课堂的面面授课,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得到了较大的拓展。
二、利用网络实施线下与线上辅助教学
教学中,很多学生喜欢学习信息技术,但信息技术课每周课时少,教师带的班级又多,很难给这部分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借助网络平台,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认真备课,利用钉钉群进行网课直播,连麦互动,学生有问题,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还可以回看。另外,学校其他学科教师更喜欢选择“QQ直播间”授课的方式,“老师助手”便可以在教师网上进行管理及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在“作业布置”中利用文字、语音、图片等形式进行作业布置,等学生完成作业提交后,教师可以用红笔、语音、表情、小红花等进行网上批阅及奖励,还可以评定模范作业。学生在查看自己作业时,可以看到作业中的模范作业进行学习。另外,“老师助手”中可以进行“一键表彰”“作业订正”“作业评优”“作业统计”等。教学中,教师利用“老师助手”解决了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学生上交作业等问题。
利用网络实施线下与线上的辅助教学模式,将教学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课本之外的自己喜欢、感兴趣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利用网络进行师生、生生讨论式教学
网络上的聊天有文字、语音、视频三种。根据所处环境可任选、可变换。当身处不方便说话的地方,通常选择文字交流;当对问题需要清晰分析陈述时,选择语音发送;当需要指导操作时,选择视频交流。网络聊天功能的多样性,为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便利,师生、生生讨论式教学丰富了信息技术课堂。
例如,在教学《信息及其特征》时,教师可在上课前给学生发一些与信息特征有关的案例,让学生互相讨论,分析总结出这些案例说明了信息的哪些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有关信息的知识进行了学习,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使他们对信息获取、分析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又一次得到提升。实践证明,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讨论氛围中,学习积极性更高,对知识掌握得更透彻,信息素养提升更快。
四、利用网络上传教学PPT、微课、文件教学内容
网络上传文件的便捷性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多选择。信息技术教师制作的PPT,学生可以带着问题预习听课;教师制作电脑操作类微课,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点开观看学习;教师制作的文件及链接,充实了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更多与课本相关的知识。网络信息的强大功能,为教师整理制作教学PPT、微课、文件实施教学提供了保障。
例如,在教学《单元格》一课时,教学辅助工具有计算机网络教室、Windows操作系统、Excel、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建立局域网,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打开课件,展示一段选定单元格操作的录像,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其次教师指导学生打开课件,并布置如下任务:(1)自学单元格、行号、列号、单元格地址、单元格区域地址、单元格选定的方法。(2)将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将问题提交教师,根据布置的任务进行小组内的自主学习。这两个任务是本节课的教学核心,通过学生的自学、自己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来达到相应的教育活动目的。这种利用网络上传教学PPT、微课、文件进行教学的方式是高中信息技术授课的重要模式。
五、引导学生正视网络利弊,帮助学生用好网络
高中信息技术用网络教学比其他教学手段有更大优势。互联网内容包罗万象、表现形式多样、检索信息方便、信息高速传输等是网络的长处,同时网络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环境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表达信息、掌握信息。
当然,网络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仅于此,更多的学生最初对网络的认识主要是聊天和游戏,其他功能一知半解。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介绍其他功能,如QQ邮箱、QQ网盘、QQ空间等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转移兴趣,以利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例如,《电子邮件》一课介绍了QQ邮箱,教师引导学生把邮箱与聊天作对比时,告诉他们邮箱中邮件可以永久保存,还有密码保护,更加私密。这一特征深受学生喜欢。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尝试制作贺卡发给朋友,既表达了祝福,又提升了信息技术素养。此外,电子邮件还可以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内容,邮件的应用已成为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学习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用QQ邮箱回传,效果不错。
借助网络进行QQ邮箱、QQ网盘、QQ空间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帮助他们提高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注重问题分析与解决、知识探究与数字化学习和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正视网络,帮助他们用好网络。
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网络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网络在教学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时常有学生上课时利用网络聊天、玩游戏、看图片,聊天中不规范语言为语文教学留下隐患。针对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教师可在教学中尝试并形成一些对策。
1.把学生对网络聊天的热情引导到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上来
大部分学生家长缺少对孩子的监督和教育,部分学生对网络的使用不规范,仅限于游戏、聊天、看图片。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教师要多考虑学生认知QQ的兴趣点,介绍QQ的实用性,从而让学生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新鲜感,把使用QQ的兴趣引导到深入了解QQ功能上,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2.组织学生净化网络用语
在网络聊天中,部分学生大量使用网络语言,词不达意,运用夸张的网络表情,加之网络语言零碎性、口语化,为语文教学留下隐患。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规范使用网络用语,辨别真假,不以讹传讹,是信息技术教师必须重视的。
3.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
未成年的学生使用网络,还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网络犯罪的事不能做,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虚假信息不能传播。同时,还要推行《青少年网课行为规范》,指导学生增强预防意识。
利用网络进行“互联网+”教学是教学的一大进步。教师只有认真研究,结合学科特点,合理、高效运用网络,教学中趋利避害,才能真正享用科技带给教学的“红利”。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只要心为学生所想,情为学生所寄,就一定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第三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