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木偶表演活动 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 陈文慧

幼儿时期是语言学习的最佳阶段。依照语言心理学相关理论可知,幼儿在语言交际中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发展:其一是在动作、形象以及符号(语言)这三个不同层面上输入信息,并形成对应的表象;其二是通过言语手段(如语法、语义、语言等)和非言语手段(如动作、表情、声音等)输出信息。而借助木偶所开展的一系列表演活动,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木偶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表现活动中人物的心理、对话和画外音等内容。这样的木偶表演活动,不仅能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和积极性,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幼儿的文学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通过观看木偶表演,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木偶类型变得更加多种多样,根据木偶形体与操作技术的不同,可以将其细分成铁枝木偶、杖头木偶、提线木偶以及布袋木偶等多种类型。而因地区不同,木偶所呈现出的特点存在很大差异,如漳州地区流行布袋木偶、泉州地区流行提线木偶、川北地区流行大木偶、潮州地区流行铁枝木偶等。这种情况下,以当地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可以在幼儿园中开展“木偶博物馆”“木偶艺术节”等活动,教师可通过木偶表演的形式为幼儿讲述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让幼儿对木偶产生更加直观、形象的认知,从而有效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

比如,教师在为幼儿讲述《小兔乖乖》的故事内容时,静态化的图片无法将小兔子的形象生动展现出来,这种情况下,木偶表演的形式就能起到重要作用。当教师用木偶来进行故事讲解时,能将兔妈妈“虽然柔弱,但却能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大灰狼,充分显示出了母爱的伟大”的形象生动体现出来,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通过这样的木偶表演活动,不仅能牢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完全沉浸到故事情节中,还能为幼儿创造交流的话题,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既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发展,也为整合艺术、认知等领域的教育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在开展幼儿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组织他们近距离观看木偶表演活动,不仅能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交流热情,从而为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二、通过参与木偶表演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意识

幼儿普遍非常好动,他们对所有的外界事物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仅仅让幼儿通过现场观看木偶表演来了解相关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导他们亲身参与到木偶表演活动中,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运用木偶组织幼儿开展语言活动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所需要的相关道具,并简单向幼儿展示其使用方法。当幼儿在初步了解木偶道具的使用方法后,要想更加熟练地应用,还需要不断加强练习,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动手操作木偶玩具,同时鼓励他们与木偶“交朋友”,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意识。

比如,在组织幼儿开展“请你回答我”的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准备好的木偶道具分发到幼儿手中,保证教师和所有的幼儿手中都各持有一个木偶,再让幼儿先自行摆弄木偶,简单了解操作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如“小木偶,你有名字吗?”“小木偶,我今年xx岁了,你呢?”“小木偶,你好,我们能握个手吗?”等类似的问题,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木偶来作答。除此之外,也可以借助儿歌的方式让幼儿一边唱歌一边摆出相应的动作,“食指当大哥,点头笑呵呵,摇头又晃脑,就是不唱歌”“中指带弟妹,用力向前推,拇指来帮忙,力量更加倍”,这些都是比较简短、有趣且朗朗上口的儿歌,借助木偶进行表演,不仅能辅助幼儿完成动作的练习,还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见,仅仅通过观看木偶表演,已经无法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还需要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这样将动口和动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三、通过参与木偶表演游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充分释放自己的天性,收获轻松愉悦的心情。而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通过设计合理的游戏策略,能有效提高幼儿的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其中木偶表演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游戏方式。可以在幼儿园中设置全园性质的区域游戏,如美术专区、木偶表演专区、建构专区等,在不同种类的游戏中,让幼儿学会多看、多听和多讲,为他们创造足够的语言表达和交往机会。

在实际进行相关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以促进幼儿语言健康发展为首要目标,不断创新和丰富游戏的形式、内容,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打下坚实基础,确保幼儿不仅要乐于说、敢于说,还要能创造性地说。比如,在组织开展“三只小猪”的木偶表演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向幼儿讲述具体的故事内容,然后再让他们扮演相应的角色,尽可能还原“小猪盖房子”以及“与大灰狼斗智斗勇”的故事情节,通过这种一边讲故事一边表演的方式,能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此外,当幼儿爱说、敢说之后,教师可以对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幼儿从模仿转向创造性讲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开展木偶表演活动时,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加入游戏当中,先养成敢说、爱说的良好习惯,更好地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从而为后续发展创造性语言奠定基础。

四、通过开展木偶表演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技巧

教师在设计木偶表演游戏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本身的接受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游戏的难易程度。针对那些年龄较小、参与集体活动次数较少的幼儿,可以为他们设计难度较低的表演内容,只要能在教师的带领下说出特定的语言、将木偶摆出特定的姿势即可;而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可以酌情增加游戏的难度,不仅要求幼儿会表演,还要对其他小伙伴的表演进行评价,引导幼儿朝着创造性语言表达的方向发展。

通过开展木偶表演活动,能让幼儿经历由最初简单的模仿对话,到最后的创造性语言应用,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如下:第一,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带领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当幼儿需要接触新作品时,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展示、木偶示范以及表演欣赏等手段,帮助幼儿快速了解故事情节。第二,受年龄、生活经历以及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在进行游戏活动时,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参与积极性也更强,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鼓励幼儿相互帮扶,形成以强带弱的局面,确保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发展的机会。第三,为幼儿参与表演提供足够的时间,尽可能让不同层次的幼儿表演欲望都能得到充分满足。

在利用木偶表演活动来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时,他们的语言表达技巧是需要逐渐累积的,刚开始时只要能理解教师所讲述的故事内容即可,在长期的训练之后,幼儿能养成敢说、爱说的良好习惯,并学会创造性地发表看法。

总之,木偶有着造型美观、形象夸张以及富于动感的特点,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玩具,教师应予以足够的关注。教师借助木偶来开展表演活动,能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很多幼儿园都已经开始引入各式各样的木偶活动,并将其充分融入幼儿的语言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幼儿园)

(责任编辑张妤)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