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践行路径

作者: 田帮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导学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为了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对导学教学的研究和利用,借助导学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的价值

1.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教学的开展,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导学教学的价值,加强导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做好导学教学,有利于优化当前的教学模式,因为在开展导学教学时,学生会结合导学案进行自主预习,先了解大概的教学内容,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在课堂上,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沟通解决导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学模式下,教师更加注重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比如,在小学数学的导学教学课堂上,教师会先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结合学生的数学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为导学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更加注重发挥学生优势,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进而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导学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在导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教学,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学生的数学思考,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整个导学教学中,教师都发挥着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提升教学效率。

二、小学数学导学的践行路径

1.做好学生提问的引导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做好导学教学,教师就要做好学生提问的引导教学,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提问。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导入相关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营造更加有趣的课堂氛围,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结合教师所导入的教学内容与自身的知识水平,自主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存在的疑惑,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加深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例如,在学习梯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导入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让学生先回顾所学的图形知识,再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关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在观察中,学生可以发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通过深入的观察后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观察梯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比如梯形也是四边形,那么梯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存在什么相似的地方?结合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梯形的面积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先导入学习过的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和发现旧知识点和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再让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

2.加强数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数学和实际生活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在开展数学导学教学时,教师要加强数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通过加强数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所学知识,借此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导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生活情境的创设,在情境创设中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知识或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折扣”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小明家附近超市的商品都在打折,因此小明去超市购买了一些服装。小明购买了一件上衣,原价为120元,折扣为8折;购买了一条裤子,原价为80元,折扣为7折;购买了一件外套,原价为260元,折扣为8.5折。请问小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购买服装?通过学习折扣的知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就可以将折扣转化为百分数或者小数,然后再进行计算。如将折扣转化为小数进行计算,应列式:120×0.8+80×0.7+260×0.85=373元。

再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如行李箱、保鲜盒等,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如,常见的14寸行李箱,长宽高一般为48.5厘米、41厘米、22厘米,所以14寸行李箱的体积是48.5×41×22=43747立方厘米。

3.加强导学教学在课前导入环节中的应用。为了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做好导学教学方式的优化,加强导学教学方式在课前导入环节中的有效应用,从而更好地提升导入教学效果,为之后的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导入相关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又可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对长度较大的长方形进行等比例的缩小,让学生观察,当图形缩小后,长方形的相关数据发生了什么变化。如,原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缩小为原来的[14]后,长变成了3米,宽变成了2米,请问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经过计算,可以得出缩小后长方形的周长为10米,面积变为6平方米,和原来的相比,周长变成了原来的[14],面积变成了原来的[116],通过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变化,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发现当长方形放大或者缩小时,其周长会发生等比例的变化,面积会发生二次方倍数的变化。

4.做好教学延伸。要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做好延伸教学,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教师要借助导学教学做好教学的延伸。

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练习题进行拓展练习。如,围绕“小数乘整数”开展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熟练程度,并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易错点选择恰当的题目进行练习,借此减少错误的发生。

其次,教师要自编习题来加强专题性训练,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如,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开展题组训练,让学生通过练习熟练地掌握这个问题的解题技巧,再逐渐提升解题速度,从原来的书面步骤拆分解题,到逐渐的口头解题,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题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加强一题多解习题练习的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又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

总之,通过加强导学教学的开展,可以营造更加有趣的课堂氛围,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棉乡张棉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