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 徐新华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是互联网与教育相融合的结晶,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目前从小学到大学阶段,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均被广泛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会运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进行教学,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微信等网络途径促进了数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网络课堂的特征

1.对象性、工具性。网络课堂虽然以互联网为基础,但最终服务的对象依然是数学课堂,开展网络课堂的重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根本区别就是传授的方式不同,网络课堂更有助于对象主体性的突出,同时也是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工具之一。

2.灵活性、便捷性。网络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间、空间限制,更加灵活、便捷,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上课时间,可以提前组织学生进行预习等,大大提升了上课效率。学生还能够根据学习需求进行反复复习,直到自己完全掌握数学知识点为止。

3.多样化、多元性。网络是信息传播、共享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师生都能在网络平台上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通过网络平台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资源中进行思考,从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网络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1.提高了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具有很高的地位,网络课堂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是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网络课堂能够有效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网络课堂能够将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有助于学生视觉、听觉能力的提高,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数字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一些动漫图片或者视频,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教学活动,通过网络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学习体验更加深刻。另外,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生活实际为突破口,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可以提高他们的专注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网络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象征,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教育革新的重要趋势。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一些游戏环节,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选择适当的游戏类型,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运用网络课堂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虚拟、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中提高自身的创新、创造、想象能力,对数学思维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网络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建立动态化网络课堂,提升数学教学水平。从小学生角度而言,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方式的多样化、课堂氛围的生动性都是影响他们学习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网络课堂教学需要运用生动、趣味性的课件,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最终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例如,在“买文具”相关知识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可以构建动态化的网络课堂。在情境导入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营造各种购买文具的场景,让学生通过视频片段或者图片认识人民币的样子。这种运用多媒体资源构建的丰富多样、动态化的网络课堂,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构建生动具体的网络课堂,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来说,解决数学问题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还需要加上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才能有效解决。教师可以运用网络课堂教学方式正确引导学生详细分析问题,运用直观性的方法研究问题,提炼出问题的本质,让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清晰,进而形成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同发展。

例如,在“搭配问题”相关知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简单的搭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堂构建观察、实验等活动,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在解决问题中,逐步渗透符号化思想,引导学生有序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解决。教学时,教师在网络课堂中营造虚拟的密码门的游戏情境,其中画面中展现出一个小女孩在数学城堡中游玩的过程,为了走进大门,需要输入密码,提示密码是一个两位数,十位是偶数(2、4、6、8),个位是奇数(1、3、5、7、9),其范围都在10以内,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尝试独立性的思考,让学生先确定十位数字,再确定个位数字,形成有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思维。

3.构建互动性网络课堂,促进学生自主交流的有效性。网络课堂的运用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基于此,教师就需要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升他们学习交流的有效性。在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在数学网络课堂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促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成长与发展。网络课堂中也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些都是网络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重要前提。

例如,在“直线在同一平面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图片,让学生从中找出相交线和平行线。平行线、相交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构成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本节课作为本章的起始课,应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同时体会本章内容的重要性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课堂中使用源于生活的真实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发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入新课做好准备。通过模拟光的反射的实验,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将它抽象为几何图形,为下面的探索做好准备……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余角、补角的概念及其性质。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尽可能用多种方法说明自己猜测的正确性,培养学生表达合情说理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几何图形的建模能力。

4.运用网络课堂将知识点更加系统化,促进数学资源共享性的提升。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通常处于被动状态,获取的知识面比较局限,如果教师在备课中融入一些网络元素,则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促进知识资源共享性的提升,也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程序化,教师也能对教学进度有效把控,发挥其重要的主导作用,最终实现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另外,在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中,还需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比较,让零碎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系统化、完整化,从而有效拓展学生学习的思维,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总之,网络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值得广大教师深入研究,让网络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需要提高对网络课堂的认识,掌握合理运用的技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让学生能够在网络课堂中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泽县城关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