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王亚云

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等精准施教。该教学模式的运用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确保在课堂上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全面了解并重视学生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取得一定的进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基于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提出分层教学法的运用建议,以期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供借鉴。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1.无法保障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通常都是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记忆,整个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在课堂上匆匆忙忙抄写笔记,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此外,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不突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较少,无法提高课堂效率,还可能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学生消极厌学的心理。由此可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这是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比较严重的问题。

2.教学模式固化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借助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然而部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并没有将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当作教学的重点,开展教学活动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给学生单纯布置背诵课文、抄写或记忆单词等机械性任务。若教师长期使用这样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则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可见,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学模式固化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教师很有必要以学生各方面情况为依据开展分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优化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分层教学法运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构建“超、学、赶”等优良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解决低难度的基础问题,并适当引导学困生夯实学习基础,巩固中、高层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要以学生学情为依据采用恰当的处理方法,在引导与启发中让各个层次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桃”,拓展学生思维。可见,分层教学模式运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利于凸显该教学方法的优势,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逐步得到发展。

2.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优良学习习惯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课程改革深化推进的今天,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正好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主要是因为初中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存在一定的差异。运用分层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优生、中等生与学困生三个不同的层次,结合各个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3.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各项教学活动都是按照教师的规划执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受到限制。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立足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复杂抽象的知识分解成难度不同的几个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堂互动的机会,将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科学分层,奠定分层教学基础

实际上,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过程。教师要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组织与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引领,只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因此,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活动时要全面了解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学习成绩、认知能力等,以此为基础科学分层。同时,分层教学法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反馈、课堂提问、阶段性测试等对学生综合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构建分层教学指标,为开展分层教学活动提供基础条件。

在每个学期开始时,教师就可以实施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为学优生,该层次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基础扎实、学习兴趣浓厚;B层为中等生,该层次学生学习基础一般,可以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但学习主动性不强,思维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监督学习;C层为学困生,该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不高,通常无法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需要教师鼓励,从学生兴趣着手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设置分层教学目标,挖掘学生潜能

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前提在于划分课程目标。因此,教师要科学设置分层教学目标,通过给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全面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Let's go shopping!”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学困生的教学目标为,能够听说读写本课词组,掌握基本句型并了解商店名称;设置中等生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听说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设置学优生的教学目标为,学会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可见,教师通过分层设置教学目标,精细划分和安排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内容,可以全面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此外,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时应结合学生学习基础,尊重个人特点,对学生进行适当矫正与引导。

3.课堂教学分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挖掘教材内涵,基于教学大纲需要科学设定教学内容,全面考虑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在合作中开展课堂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Stay Away from the Hospital”时,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困生学习本节课的新词,如appendicitis、sleepy、appendix、mention等,重点给中等生介绍本节课相关单词的用法,如sleepy是形容词,意为“宁静的、困倦的、冷清的”,在句子中可以作表语或定语,如“Why are you so sleepy, Danny?”。对于学优生,教师可以让他们阅读文章后回答“What’s wrong with Danny? What’s his symptom after operation?What did his doctor tell him?”等问题。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借助分层教学让各个层次学生都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学习效率。

4.课后评价分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英语教学中考核层面与评价都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教师除了要评判学生的训练成果外,还要强化考核,评估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还以“Stay Away from the Hospital”的教学为例。若学困生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单词,教师就要赞扬学生,肯定学生的努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若中等生掌握了相应的语法知识,教师可以奖励他们;若学优生可以正确解答问题,教师可以赞美他们,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如此,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都能学有所得,全面发展。

总之,为了提升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效果,教师可以从科学分层、分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分层、课后评价分层等方面出发,促进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巩昌中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