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借情境,提升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
作者: 陆春红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小学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奠基时期,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与积累无法回避。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是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创设情境作为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的认知特点,能够激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促使学生获得生动深刻的画面,从而形成牢固的记忆。此外,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意义的理解,掌握词汇的正确用法,促进学生实现词汇知识向语言能力的顺利转化,助力学生突破英语词汇学习难关,提升学习实效。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辨识词汇
认识词汇是学生获取英语词汇知识的第一步,对学生在后续学习中的注意力、专注度、思维活动、学习效果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较强,相对于独立地认读、机械地重复词汇来说,依托形象直观的情境辨识词汇,可以为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记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词汇学习时,要有意识地选用生活中的素材,将抽象的词汇与学生的生活现实建立联系,打通抽象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界限,优化辨识词汇效果。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4 A“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时,本单元涉及jump、skate、run等运动的单词,以及basketball、football、table tennis等球类词汇,教师联系小学四年级学生生活场景,选择了一幅学生在运动场上活动的图片,并说道:“Look at this picture.What are you doing?”图片和教师的提问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经验:“We are playing on the playground.”“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ports.”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关注到各种运动,迅速地辨识到目标词汇,形成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教师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生动的直观素材,借助一体机、电视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在适当的时机呈现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构建一种包含着英语词汇学习内容的真实场景,增强学生英语学习时的带入感,促使学生积极搜集词汇相关的信息,迅速地辨识词汇,形成完整的画面,增强学习兴致和效果。
二、借助情境,引导学生朗读词汇
朗读词汇不仅是掌握词汇发音、奠定语言表达技能形成基础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方式。在小学英语词汇学习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思维灵活、想象丰富的优势,借助生活中熟悉的情境,营造朗读词汇的环境,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朗读活动,做到身心协同,增强朗读训练效果。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4B“Unit5 Seasons”时,本单元涉及很多季节、天气状况的词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选择当地四季的典型图片,配有Spring、Summer、Autumn、Winter、warm、hot、cool、cold等单词,呈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看图片,“You are all familiar with the four seasons.Not try to imagine the scenery and weather of four seasons to read these words.”学生在图片的刺激下,展开了想象,朗读也非常投入:“Spring,Spring,Spring,Spring is Warm.warm,warm,warm.”在这种全身心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强化了读音与词汇的联系,收获很大。
教师依托直观生活资源的恰当引入,为小学生朗读英语词汇提供有利的课堂环境,增强课堂氛围对学生身心的感染力,强化对学生视听感官的刺激,促使学生调动全身各个感官参与朗读词汇,对词汇的读音形成深刻的记忆,也充分锻炼了朗读技能,获得了丰富的朗读体验,提升了学习效果。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理解词汇
理解词汇的意义,不仅是学生应用词汇组织语句进行表达的需要,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必要过程。在小学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引领学生主动理解词汇意义,利用看得见、可触摸的学习素材,创设即视感极强的课堂情境,促使学生自主进行词汇意义的建构,准确把握词汇的意义,完善自己的词汇知识结构。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5A“Unit5 What do they do? ”时,本单元有许多关于职业的单词,教师组织学生依托情境理解词义。“Look at this picture.What does the man do?”学生看到照片场景:“在开汽车。”“Yes,good,he drives a car.So we call him driver.”学生看到图片上的“driver”单词,顺利地理解了词义。“Tell me his job.”教师又说,学生迅速回答:“He is a driver.”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类推学会了worker、doctor、writer等单词,准确地理解了词义,形成了牢固的记忆。
教师精心创设真实可感的词汇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信息,激活学生大脑的搜集信息、分析加工功能,引领学生完成词汇知识的有意义的建构,从而发现词汇意义的细微差异,形成对英语词汇意义的准确理解,助力学生顺利有效地建立词汇知识体系,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四、依托情境,训练学生运用词汇
运用词汇是学习英语词汇最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学生词汇学习的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抽象字符与应用语境之间的联系,是促成学生自由准确运用词汇表达的突破口。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结合具体的词汇,联系学生所熟知的、关注度普遍较高的事物,激活学生的大脑和想象,为学生应用词汇创造有利情境,唤醒学生的表达欲,增强词汇应用的训练效果。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5A“Unit4 Hobbies”时,对本单元中有关各种业余爱好的词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性交流:“Hobbies can make us relaxed and happy.Try to talk about your hobbies in groups.”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与同伴平等对话:“I like reading stories.Some stories are very interesting.”一个学生说:“Me too.But I also like drawing.I can find the beautiful thing in our life and draw them with my hands.It is a wonderful thing for me.I enjoy it.”学生在与同伴交流的真实情境中,自由分享自己的业余爱好和亲身感受,不但熟练地运用了词汇,锻炼了语言能力,而且增进了情谊。
教师依托精选的情境,建立词汇与应用场景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搭建抽象词汇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使学生认知变得容易,思维活动顺利发展,发现词汇运用的规律,牢固掌握英语词汇的正确用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完成人际交流,掌握所学词汇。
总之,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再结合词汇学习的实际需要,利用便利的技术手段,获取并且呈现真实可感的精彩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信息,唤醒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引发学生参与词汇学习的主动性,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全身心的投入中认识、朗读、理解和运用词汇,轻松达成学习目标,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