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插图资源的挖掘与运用

作者: 韩延翠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英语教材在编写中也本着“图文并茂”的原则,增加了许多课文插图。这些课文插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对英语阅读讲解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立足教材插图,主动挖掘课文插图内涵,利用图片触动学生阅读的兴趣点,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一、以图导思,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技能,不仅要围绕文本设置阅读目标,还要根据句意揣摩生词的含义,或者联系关键句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合适的英语绘本,基于绘本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生在观察插图时要学会想象,试着去理解词义和文本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展开有效的阅读技能训练。

例如,在教学PEP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4 Where’s the car?”时,教师可以引入Off to the woods这一绘本。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教师要合理渗透阅读策略,针对文本里包含的生词部分,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体会其含义,不仅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还要鼓励他们勇敢猜测生词的意思。如,在“Where is my jacket?It’s in the closet”这组对话中,有些学生不知道“jacket”和“closet”是什么意思,不过在观察插图之后,他们就能猜出这两个词的含义。学生完成绘本的自主阅读后,教师可以将文本中的高频词汇“Where”摘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突出了“Where”的知识点,还将自主阅读策略渗透到了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了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思维能力、生活环境、兴趣喜好等诸多因素的差异,不同的学生个体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开发插图资源期间,教师要适当融入分层机制,通过差异性指导,赋予不同学生个体不同的学习体验,以此让课堂具有兼顾性与整体性,实现因人而异的教学。

二、以图促思,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课文插图可以作为突破难点的切入点,辅助学生理解文本。但学生对篇幅较长的内容,难以准确抓住中心点,或者难于找到阅读的重点等,对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相应的突破难点的教学活动,把课文插图作为难点突破的切入点。

例如,在PEP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4 Then and now”的阅读指导中,教师在第一课时的“Let’s try”环节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并结合图片设计问题:“Look at the first picture.What was Grandpa’s school like?”然后在“Answer the question”这一环节中,再一次出示图片,并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回答问题:“What was your school like five years ago?What is it like now?”通过这一课时的设计,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阅读主题,并掌握本单元的核心句型。在第二课时中,教师则通过出示Wu Binbin’s school相关插图,设计问题,在引导学生巩固新学的核心句型的同时,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让学生回答问题:“What was Wu Binbin’s father's school like?What is Wu Binbin’s  school like?”进而出示相关插图:“In the Tang dynasty,at the time,there were no gyms.People couldn’t use the computer.People didn’t go by bus.”强化文本的理解与掌握。

案例中,教师将插图融入学生阅读理解的各个环节,不仅利用图片信息帮助学生突破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句型,同时梳理阅读内容,从而降低了英语文本的难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三、以图助思,提升学生的表达技巧

课文插图是和文本相互补充、密切配合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文插图是小学英语教材编者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创编出的一种文本内容的呈现形式。可以这么认为,课本插图对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大有裨益。

例如,在PEP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3 Where did you go?”的阅读指导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插图及主要句型“Where did you go last Saturday?I went to...”开展小组合作,利用句型编创对话。此外,教师在完成“Let’s try”环节后,为学生出示教材中的图片,并要求学生根据主人公John的五一假期生活进行提问:“What did John go over his holiday? What did he do?”然后进行概括:“John went to Mt.TianShan,Xinjiang.He rode a horse.He also went to Turpan.He saw a lot of grapes,but he couldn’t eat them.They won’t be ready till August...”通过对图片的观察概括,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让英语表达更加顺畅。

借助插图优化英语阅读过程,一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悬念性和趣味性。此外,运用插图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积极性,更能帮助他们积累科学的阅读经验,从而为他们以后的英语阅读和英语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四、以图引思,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课文插图可以作为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逻辑性。因此,教师要用好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会看图发问、思考。课文插图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内容,教师如果能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展开英语阅读,并锻炼其观察、分析、想象能力,则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教学PEP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5 There is a bid bed”时,教师展示了一个“易拉罐的回家之旅”的故事,通过看图讲故事,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的信息,并回答“What do you see?” “Where is the can?”等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对照中,运用环保知识,分析每个人的所作所为,描述易拉罐位置的变化。在“Look and read”环节,教师向学生出示地球环保的具体信息,组织学生讨论当前地球环境遭到破坏的现实问题,将图片内容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并通过英语对话,阐述、分析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紧迫性。课文插图作为英语教材知识点有效呈现的一种必要且有效的手段,它是课文内容的丰富和延伸,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因此,教师要真正用好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在看图中能紧贴课文内容发问、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插图资源在阅读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不代表它可以取代传统教学。相反,插图作为一种辅助性资源,固然可以提高阅读效果,但从整体来讲,教师依然要牢牢把握传统阅读中的一些精髓,这样才能让阅读指导的过程变得更加科学、更加全面。如此,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也能为他们以后的英语阅读提供良好的经验帮助。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英语教材插图的重要性,利用文本插图的直观性、形象性特征主动引导学生对课文插图资源进行挖掘与利用,探究其潜在的文本内涵,不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激发学生英语表达的内需,以此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立新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