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微”力,构建魅力英语课堂
作者: 施丽莉随着课程改革理念的落实,小学英语教学的重心也逐步转移至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在8~10分钟的时长里,有侧重性地介绍要点难点,利用短小精悍的视频内容激发课堂活力,通过精彩的画面和音效刺激学生多重感官学习,因而广受学生好评。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微课,让英语课堂更具魅力。
一、依托“微”讲解,降低课程难度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是以“教师传授、学生听讲”的模式为主,学生由于缺乏成熟的逻辑体系和完善的学习思路,往往在短时间内难以吸收新知识,导致难以跟上课堂的节奏。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将难点展开叙述,造成学生无法将所学内容完整地内化成一套体系,容易产生知识盲点。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将微课引入其中,针对课程要点制作详尽的讲解视频,让学生系统而全面地剖析知识点,这样不但可以节约课堂时间,还能将抽象化的信息,变得易于理解,帮助学生更快地攻克难关。
例如,在教学译林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时,教学难点在于动词的一般过去式时态变形。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将一些过去式变形较为特殊的单词罗列出来,让学生重点学习掌握。如谓语动词am、is、are的过去式分别为was、was、were,与普通动词后缀加“ed”完全不同,微课中可以分别通过第一、二、三人称进行例句展示。教师在此处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朗读练习,强化学生的记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过去式变形判断要点,微课中还应该总结变形规律,并在结尾处设计问答环节,列举部分常见单词,让学生主动思考并抢答该单词的过去式,让他们有更多练习的机会,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对知识点的印象。
案例中,教师在微视频中导入生动的应用场景,设计问答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并跟随教师的指引,主动学习语法知识,且运用到具体的环境里。这样,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展开积极思考,实现了英语素养的提升。
二、增添“微”趣味,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氛围中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寥寥,没有动力与教师互动交流,更缺乏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也难以从学习中发现和感悟英语的魅力。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交流的场景有限,无法通过日常训练提升语言能力。因此,教师要尽量创设英语对话环境,让学生逐渐适应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而播放微课可以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英语练习起到铺垫作用。在播放动画场景时增添学生熟悉的景点和场所,能够消除对话练习的拘束感,利用卡通人物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可以让他们的心态更加放松。
例如,在教学译林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5 Seasons”时,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展示一年四季天气的变化特征,以及在不同的季节可以进行的活动。当播放到“In spring,it is warm”时,可以通过小草发芽、春燕归来的场景,勾起学生对春天的回忆,再启发他们思考在春季一般适合进行哪些游戏和运动项目。当学生说出放风筝时,教师则可以继续引导他们尝试用英语造句:“In spring, we can go to People’s Park for flying kites.”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仿佛置身于微课所展示的季节场景中,想象自己正在和其他学生一起游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试着用英文表述出来。这种学习方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上,有效提升了学习的效率。
案例中,教师通过微课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在对话练习时,能够依据生活经验,将自己代入仿真场景中,提高了他们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和对话的真实感,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三、借助“微”途径,激活语言思维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诞生于西方的社会背景,其背后体现了与中文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而小学生成长在中文环境下,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但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背景,因而不了解西方语言的使用习惯,在学习时往往容易生搬硬造,用英语进行写作和对话时公式化和模板化色彩强烈,学习效果不佳。而微课可以解放学生的语言思维方式,通过普及一些英语文化背景和日常用法,有助于学生产生英式思维,从而加深对英语的理解,让英语真正成为交流的工具。
例如,在教学译林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1 Cinderella”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灰姑娘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先播放迪士尼动画片《灰姑娘》的片段,让学生观看灰姑娘在参加舞会前的变身过程。当播放到灰姑娘在12点钟声响起时匆忙逃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猜想后续王子是如何找到灰姑娘的。当学生被精彩的故事剧情所吸引时,教师可以顺势将动画片中的经典英文对白摘录出来,让学生一起模仿影片中的发音,感受纯正的美式口音,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片段,在讲台上进行即兴舞台表演,使单词和语法记忆更加深刻。除了课文内容外,教师还可以拓展介绍其他经典格林童话故事,如Snow White、Little Red Riding Hood等,并找到原版电影分享给学生进行英语练习。
在观看微课视频时,学生不但了解了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让英文发音变得“原汁原味”,还能够沉浸在电影节选片段中的生活氛围里,加深对西方社会日常生活的了解,领会西方文化的特色,从而埋下英语学习的种子,为将来进一步的深造奠定基础。
四、通过“微”检测,提升教学效率
微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听课状态,还能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及教学构思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自我衡量和反思,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利用微课进行补足。同时,微课视频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分享和传播,教师不但可以从网上搜寻更多的教学素材,充实微视频内容,还能在微课资源论坛中,搜索优秀教师“新的”和“优秀”的微课作品,拓宽交流和学习的渠道。
例如,译林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2 Good habits”,介绍了学生Liu Tao因为晚上做家庭作业导致入睡时间过晚,因此早起会觉得非常疲倦,甚至和朋友Wang Bing一起上学时不小心撞到电线杆上。在传统的课堂对话练习中,扮演Wang Bing和Liu Tao的学生之间对话十分模板化,Wang Bing对Liu Tao的劝说总是以“You should not”句式开头,不但显得对话呆板,而且在实际的英语使用环境下,这种句式也十分不礼貌因而很少被采用。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节选一些电影中的对白内容并总结英文中常用的祈使句式,如“If I were you”“Why not”等,这些句式不但形式更加多样化,丰富了聊天的内容,而且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对学生学习口语表达也更有帮助。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将微课内容通过网络上传,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回顾,让他们能够随时随地重温课堂所学内容。
微课不但可以优化教学方式,还能为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供助力。选择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促进了教学体系的完善,让教师能够有更充裕的时间以更加多元化的视角反思课堂效果,并进行教学改革。
总之,利用微课进行英语教学,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大有裨益。微课的侧重性强,可以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点,降低学习的难度,活跃课堂的气氛,带领学生感受西式文化。同时,微课的教学效率较传统教学方式更高效,不但帮助教师节约了大量的准备时间,同时帮助教师拓宽了教学创新渠道。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将小学英语课堂打造成集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竹行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