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作者: 姜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发挥这一教学方法的作用,应立足单元整体,把握单元的内部关联后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其次,教师可结合主题增加一些相关资料,基于搜集的资料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借助生活体验理解单元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语句词汇、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与语言思维,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收获更多的学习成果。本文拟从“把握内部关联,以主题为核心”“立足整体,系统学习”“引入资源,强化体验”三个方面阐述主题式单元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把握内部关联,以主题为核心

在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备课阶段,教师需要对单元内各篇课文、模块内容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各篇课文、习作模块的内部关联,在此基础上准确提炼课文主题,以提炼出的主题作为单元教学的核心。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经验,分别罗列各篇课文,对课文的核心思想、文章形式进行分析,寻求相似之处,确定主题。之后,教师可根据主题核心把握各篇课文的内在关联,设计具有内部联系的单元教学方案,组织学生学习每篇课文,并且在课文学习之后带领学生整合学习成果,促使学生形成以单元主题为核心的知识体系。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包括有《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习作:续写故事》。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可先对课文内容、口语交际板块与习作板块内容进行整合,提取本单元的主题为“童话故事”,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中讲述的故事,说出其中的情感思想;(2)在故事中,如何塑造不同人物角色的形象?如何设计故事的发展?掌握讲故事的方法与思路;(3)根据本单元的三篇故事,说说不同人物之间的情感是怎样的?我们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具有美好情感的人呢?之后,教师根据本单元主题内容,以“童话故事”主题为核心,设计单元整体的教学活动。本次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让学生分别阅读三篇课文的某个段落,通过寻求共同点引出主题,并且在图文结合、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主题;第二环节是将口语交际与课文阅读学习相结合,分别构建不同课文的童话情境,要求学生扮演童话角色时可以自主发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符合不同人物角色特征的语言,帮助角色做出选择;第三个环节是将口语交际、习作与阅读相结合,根据主题内涵将不同的句子与文章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所有文章之后整合其中的思路与语句,深入探索文章的表达方式,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与书面的反馈。

实施“把握内部关联,以主题为核心”这一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紧紧把握单元主题,将主题作为核心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促使单元主题贯穿本单元教学始终,进一步凸显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特色。

二、立足整体,系统学习

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根据这一要求,教师组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特点,梳理单元内的课文资源,从横向角度入手,寻找本单元内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块之间的衔接点,将这些内容横向联结,之后开展系统化的整体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单元主题引出每篇课文的重点内容,对这些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同时将主题活动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单元学习方向,指导学生系统学习课文。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本单元的主题是“童话”,教师可以围绕“童话”这一主题展示《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解读课文、总结课文的基础上形成对本单元主题的整体认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讲解四篇课文的核心内容,明确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学习方向。同时,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方法、人物角色塑造方法,尝试发挥想象力自己创作一篇“童话”。教师提出主题与整体学习要求之后,学生已经可以明确本单元的学习方向,这一方向将是学生接下来学习行为的重要导向。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选取一篇课文的精彩片段,每个小组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片段,并且在朗读之后对片段内容做出总结。一位学生总结道:“《去年的树》这篇故事的主要角色是一个信守约定的小鸟,表达了小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这时教师补充:“这篇课文是采用童话的方式呈现美好品质,通过塑造小鸟角色让我们感受诚信的动人之处。”

采用“立足整体,系统学习”的方法,引领学生系统解读课文之后,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总结重要的知识点,辅助学生更全面地搭建主题框架,系统地解读课文内容。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感受总结本单元中各篇课文的内容,补充与完善并强调重点,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主题与整体角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三、引入资源,强化体验

在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整合单元教学资源,要充分展现单元主题的教学优势,拓展单元整体教学覆盖范围,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辅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单元式学习。在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单元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熟悉的生活场景、常见的生活事物、引人深思的生活细节吸引起学生的关注,进一步拉近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本单元内的课文分别为《猫》《母鸡》《白鹅》,教师提取本单元主题为“动物描写”。教学时,教师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内容,进一步引入学生的生活场景:“大家都养过小动物吗?养过小动物的学生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它似乎有人的神情与思想,经常让你感受到它的心理感受。请大家回忆自己的养宠经历,说说自己与动物有哪些互动。”采用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引入学生生活中“养宠”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写作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并且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形成更加深刻的感受。此外,教师也可以将课文阅读与习作模块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直接设计符合单元整体主题的教学活动。如,阅读课文的同时思考课文中的场景与你生活中的经历是否相似?请将你生活中特有的“动物朋友的表现”写在纸上,对比课文与你写出来的内容,思考如何处理可以让你对“动物朋友”的描写更加生动。

采用“引入资源,强化体验”的方式,可进一步将主题式整体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促使学生的生活成为参与单元整体学习的重要资源,辅助学生强化主题式单元整体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在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主题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与思考,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在今后的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把握内部关联,以主题为核心;立足整体,系统学习;引入资源,强化体验”的方法促进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开展,而且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单元主题作为课堂教学核心,带领学生深入探索单元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逐步深化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正余小学)

(责任编辑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