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 柴玉娥小学英语教学极为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而就小学英语对话教学而言,通过对话教学的开展能够体现出明显的人文性特点,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在热烈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英语课堂更具活力。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针对英语知识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形成自己对英语知识的独到见解,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一、以问题为引导,强化学生分析推理思维培养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成长的发育初期,理解能力不强,无法清晰地判断知识重点,也不具备较好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明确所学的知识点。在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进行问题的设计,启发、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通过推理思考和辨析探寻到问题的答案,这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深度理解,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年龄与个性特点,并结合课文内容、教学目标进行问题的设计,而且必须要注意问题的连续性,要围绕对话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引入,尤其要与学生紧密沟通,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反馈,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新起点)英语二年级上册“Unit3 My friends”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熟悉本课的基本单词,如friend、tall、hair等,并让学生描述需要掌握的句式,如“My friend is strong.He has short hair.”等,在学生掌握并可以运用这些知识点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对话教学,为学生设计对话。
师:Do you have any good friends in the class?
生:Yes.
师:Describe your friend,let the rest of the class guess who he is?
通过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参与主动性,让学生畅所欲言。
生:I have a friend.He is thin and tall.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开展“猜猜看”的游戏,教师描述一位学生的身体特征或个性特征,让学生去猜是哪一位学生,逐渐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终找到答案。
师:She has big eyes,two small braids,and small dimples when she smiles.Guess who she is.
通过精确的描述缩小猜的范围,如果学生仍然无法准确地猜出,教师还可以作出进一步的描述。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以及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适当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如此才能起到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效果,提高对话教学的质量,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在不断的练习中,增强学生的深度思维。
二、借助思维导图,加强学生理性思维发展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英语教师也必须打破传统课堂角色,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以及辅助者,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交由学生不断地探索,教师要为学生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过程的体验,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思维导图可以实现学生思维的发散,并在发散过程中通过分析、推理获取更多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将思维过程、知识重难点进行明确的罗列,学生可以按照思维导图中的逻辑关系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构,以此来推进学习,进而掌握和理解知识点,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从而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新起点)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6 Birthdays”时,教师可先为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以birthday为主题,让学生发挥联想,围绕birthday进行思维发散,在黑板上写出birthday后,在其周围分别分出不同的“枝杈”,让学生在“枝杈”上写出与生日相关的物品或活动,如cake、birthday present、birthday party等。然后,教师以“What are you doing on your birthday?”作为引入,并适当对学生进行启发:“在birthday表述方式中,不但可以说on your birthday,也可以用at。”在完成对话教学后,教师还可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自己构建思维导图,结合不同的人称来运用不同的系动词,让学生主动去查找和验证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去共同探讨和整理。
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辅助作用,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促使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得到有效开发,确保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扩展互动空间,实现学生多元思维渗透
处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在进行英语对话时,不敢大声表达,很多对话练习都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才能顺利完成,但对话教学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进行,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和踊跃互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与时间进行练习,还要充分扩展互动空间,利用不同的课外训练,让学生进行对话,尤其要充分体现出对话教学的互动性和交流性,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多元英语思维的渗透。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新起点)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3 Food”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熟悉和学习一些基本的食物单词,如banana、apple、cake、noodles、hamburger等,然后以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积极回答,将刚刚所学的食物英文单词运用到答案中。
师: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生1:I like banana.
师:And you?
生2:I like cake.
师:So do you know how to make a cake?
生2:I don’t know.
师:Do you want to learn?
全体学生:Yes!
之后,教师提出互动主题:“Today,let’s make a fruit cake,ok?”教师将一些教学工具发给学生,与学生共同讨论用什么水果和食材去制作水果蛋糕,吸引学生踊跃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在互动交流时尽量使用英语去表达,教师适时纠正学生发音不标准的地方。
互动空间的扩展能够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也能扩大学生互动的范围,有助于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锻炼。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并产生思维上的碰撞,使学生由硬性记忆逐渐进入深度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在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思维品质的同时,也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学情,利用问题引导和绘制思维导图以及对话留白的开阔空间,为师生、生生开展深层次对话奠定基础,以此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