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探讨

作者: 韩博

人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元素,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中,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基础性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完善的人格体系。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措施进行分析。

一、通过古诗词背景教学,促进人文教育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国历史的发展为现代教育带来了较强的辅助作用,古诗词作为历史的珍贵遗产,不仅丰富了现代教育内容,同时能有效培养和发展现代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通过古诗词学习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进而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结合古诗词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教师可依据小学生喜欢剖析未知的特征,对古诗词的历史背景进行认真分析,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古诗词背景知识,一方面促使学生通过其背景元素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古诗词背景进一步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以及学习重点,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静夜思》的教学中,其中夜晚情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李白的思乡之情。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本首诗的背景元素与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学生通过诗词背景深切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情境与思想感情,继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当时的时间背景、社会背景为学生展示故事的情境,向学生讲解诗人李白的生平经历,帮助学生对诗人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探究,从而促使学生从古诗词的多方面背景元素感受其中的人文精神及教育内容。

二、通过古诗词朗读鉴赏,促进人文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古诗词的教学开展人文教育,可通过古诗词朗读鉴赏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文化情感,提升人文教育成果。古诗词的句型通常比较简短,但其中却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内涵与多元化的写作手法,深度学习并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是促进强化人文教育效果的有效方式。而深度教学则可以通过加强朗读与鉴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法和深度鉴赏,感受古诗词中的人文情怀,进而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

例如,《枫桥夜泊》一课中主要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人生求索的愁绪。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式鉴赏分析本首诗词,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其中的人文情怀,达到多元化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可以利用领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赏析,这种方式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找到古诗词中的断句方法,从而为发掘其中的思想感情与人文情怀打好基础。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探究,通过不断的朗读分析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朗读赏析的方法,以准确的发音、合理的停顿方式、合适的朗读速度以及正确的语气和语调表达古诗词的内涵。在不断地朗读和赏析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同时可以深度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发展目标。

三、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促进人文教育

古诗词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非常重要。适宜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是促使语文古诗词教学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有效措施。在现代教育模式的发展背景下,创新且科学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为教学改革起到了极强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师可以将多元化的创新教学方法运用至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感受古诗词中的人文精神,同时以新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进而达到较强的教学效果。

首先,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感受意境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学习情境,感受人文精神。其次,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任务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布置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相关的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等模式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探究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其自主探究过程中可以深度感受古诗词中的人文精神元素。另外,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感受古诗词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究人文精神元素,进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例如,《春望》一诗表达了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感。在本课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通过动态视频展现生动的古诗词情境,使学生真实地看到唐朝首都被叛军占领,感受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时的黯然神伤,从古诗中深切地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爱国思乡之情。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将古诗词中抽象的语言以更加直观的状态呈现,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古代社会。因此,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工作中,不仅可以提升人文教育效果,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通过古诗词拓展与积累,促进人文教育

教师要多种方式拓展古诗词教学,开展人文教育工作。在开展基础的教材内容教学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拓展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拓展知识中感受人文精神元素的同时,加强课外资料的学习和积累,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首先,语文教师可以教材内容为核心,为学生设计拓展古诗词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夯实学习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游子吟》一课的教学。诗中的思想感情主要是歌颂母爱,即以思想和行动结合的方式表达伟大的母爱。语文教师可以拓展课外教学内容,利用多元化的古诗词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古诗词和不同诗人表达母爱的方式。如《送母回乡》《慈乌夜啼》等古诗词均是以母爱之情为中心思想,非常适合小学阶段学生阅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此类古诗词,感受其中的人文情怀,是提升人文教育效果、坚实语文基础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另外,拓展类教学内容可以根据人文教育目标单独进行教学,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搜集多元化的人文教育古诗词,充分拓展古诗词教学内容,使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学习丰富的古诗词内容,深度感受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同时能帮助学生奠定更扎实的古诗词基础,为将来的文言文学习和传统文化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将古诗词教学进行合理拓展与延伸,是促进发展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语文综合水平与核心素养的关键措施。

通过丰富古诗词内容、优化古诗词教学方法、拓展延伸性教学措施对学生展开综合性的教学引导,使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古人的文学素养,同时可以感受其中所表达的人文精神。此外,此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发掘分析古诗词中的人文精神和中心思想,从而促进人文教育的良好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新华门小学)

(责任编辑  来静)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