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主题式教学策略
作者: 杜春萍主题式教学是围绕主题分析材料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主题式教学已成为当前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常用的模式之一。事实上,主题式教学借助浩瀚的网络资源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阅读内容、提升阅读效率、发展人文素养等方面成绩显著,但目的不明、形式单一、方法老套等弊端也不容忽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将互联网与主题式教学相融合,这样才能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借助网络,确立主题内容,整合主题材料
确立主题内容并整合主题材料是主题式教学的第一要务。不管是主题内容还是主题材料,单靠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所学是完全不够的,必须依托互联网展开有效查找。
1.综合考虑找主题。在阅读教学中,选择一个适合学生、关联教材、具有可行性的阅读主题并不容易,教师一方面要深研教材、摸清学情,同时还要确定想要设立的阅读主题是否吸引学生、是否有实践意义;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权衡阅读主题是否科学、是否可行,只有科学性、可行性都达标的阅读主题才能为后续阅读教学提供方向。因此,教师必须反复论证、多作预设,确保阅读主题能够在英语课堂顺利落实,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
2.海量资源搜材料。越丰富的材料越能帮助学生理解阅读主题,而互联网则是很好的获取材料的路径。对于教师来说,备课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搜寻与阅读主题相关的各种阅读资料,从中选取课堂教学能够用到的文字材料、图片、音乐等,将其有效整合进教案;对于学生来说,也需要搜集更多的阅读主题材料,特别是针对自己有疑惑的地方更要多查找一些资料,养成质疑、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以便更好地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主题式阅读。
例如,在学习“环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确立“Nature and human”的阅读主题,然后请学生依靠互联网平台搜索相关资料,如中国的环境现状、有关保护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你知道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保护自然环境等,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多角度认知。
二、创设情境,引入主题学习,探讨主题疑难
引入主题学习和探讨主题疑难是主题式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或是截取相关新闻图片、视频,或是展示紧扣主题的影视资料,或是进行简单的主题演示,进而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触阅读主题;当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欲望后,教师顺势进行精讲,既解决部分疑难点,也能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疑惑。最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行解决思考后产生的各种疑问,在唇枪舌剑的讨论和研究中达到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的目的。
还以“环境”阅读为例。既然确立了“人与自然”的主题,教师就要想办法开篇点题,引领学生迅速进入阅读状态。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当前反常天气造成的气象灾害的视频,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调动所学知识,潜心分析“人与自然”的主题内容;其次,教师简单讲解“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等相关措施,使学生明白环境、动物与人类是密切相关的,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最后,教师针对学生不明白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气象规律观察天气”等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不设防讨论,引导他们将阅读主题与现实生活相关联,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在讨论中尽量解决疑难问题并形成统一意见。需要注意的是,情境创设要内容简洁、言之有物,与阅读主题紧密相关,能够自然引入主题学习,既不能浮皮潦草、空洞堆砌,使学生产生晕头转向之感,也不能时间太长、内容烦琐,使学生产生主次不分、本末倒置之感。
三、搭建平台,开展主题对话,落实主题评价
开展主题对话、落实主题评价是主题式教学的必备措施。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师生面对面授课、面对面交流,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约束,师生之间很难做到无障碍沟通与客观公正评价,致使教学效率不能稳步提升,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托互联网搭建三个平台。
1.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阅读平台。课堂上有针对主题的重点讲解、课下可以整合网络资源进行补充阅读,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由教师统一指导、学生自主完成,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上习得英语阅读技巧,又能确保在有网络的地方接受线下教育。
2.“一对一”和“一对多”交叉进行的线上交流平台。依托互联网展开无障碍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借助QQ、微信、论坛等途径与每一位学生沟通,或是一对一的单独交流,或是在QQ群、微信群中一对多的集体交流,特别要注重课堂上不爱发言、性格内向的学生,使其能借助新媒体手段敞开心扉,就阅读主题大胆发言、与教师和学生展开对话。
3.具有双向监督功能的评价平台。借助互联网快速沟通之便利,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批阅作业、在线测试,监督每一位学生的阅读进程,了解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并随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了解教师的主题教学计划,监督其完成情况、评价其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以真诚无伪的交流促进教学相长。
以“Heroes”主题阅读为例。整个阅读教学围绕“Who is your hero?Why?”展开,需要学生搜寻英雄事迹、阐述自己所理解的英雄并说一说欣赏的原因。在学生热烈讨论发言后,教师以“My hero”为题在线提交一篇短文,在线批阅、沟通,学生也可对范文进行评价、对课堂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将阅读教学的监督评价落在实处。
四、多方注意,强化主题效果,提升主题水平
强化主题效果和提升主题水平是主题式教学的根本目的。为实现此目的,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主题式教学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坚持创新性、独立性。阅读主题要有新意、要能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避免老生常谈的话题及网上一搜一大把的论述,影响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探讨。以“Help”主题阅读为例,学生需要了解的是遇到自然灾害、人为灾祸等自救或防护等方面的英语知识,让学生研究地震、海啸等阅读材料则能直接冲击学生心灵,引导其深度思考,若是以溺水、摔倒等为阅读主题,则很难促使学生积极探究。
2.注意主题思想的深度拓展。在阅读教学时,教师既要留出深入挖掘的余地,又要避免超出水准的艰涩解读,要把握好尺度,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英语素养。还以“Help”为例,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英语课堂教学要以学习英语知识为主、综合知识为辅,当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想要用其他学科知识深入挖掘地震的成因、板块运动时,教师要态度委婉地予以制止,及时引导他们回到正题。
3.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题式教学涉及主题确立、阅读计划等流程,由于教师的主导性原因,有时会忽略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切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题式教学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主题式教学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师更要依托网络海量资源来确立主题、整合材料,借助网络手段来创设情境引入学习、探讨疑难,搭建互联网平台展开对话与评价,更要坚持互联网与阅读教学结合的原则,强化主题教学效果,使网络资源与主题式教学优势叠加,既发展学生的英语素养,又推动初中英语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城关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