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笑声连连的愉悦课堂
作者: 邓永国课堂气氛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那种愉悦、和谐、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情景氛围,它是教师贯彻以人为本、教学作风民主、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转变的表现。教师营造笑声连连的愉悦课堂,就是这种课堂气氛的生动体现。那么,怎样才能营造笑声连连的愉悦课堂呢?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这个问题。
一、观看视频短片,激发兴趣出笑声
视频短片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震撼的情感感染力等特点,有直观显著的教学效果,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气氛,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促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视频短片让学生来认识自我。教师首先对演员王俊凯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让学生观看视频短片,内容包括:学习成绩好,长相帅气,阳光男孩,非常擅长弹吉他,想成为明星却总是遭到否定。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为了自己的梦想,要不断努力,下决心提高自己的唱功和舞蹈实力。从没练过舞蹈的他终于成功了!渐渐地突破了自己,终于获得肯定。之后展示王俊凯的一句话:“我不完美,可我就是我!”最后,引导学生思考:1.短片中王俊凯有什么优点?他有缺点吗?2.正确认识自己对他以后的成功有哪些帮助?
这段视频,借助动感直观的画面,同时穿插演员王俊凯的多幅图片,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就学到了知识,明白了有关道理: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和缺点,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才能扬长避短,实现自身的价值。可见,正确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二、引导互动交流,积极参与出笑声
教学中,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彼此分享思考,彼此交流情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得到解放。这样的教学,才能引发学生的笑声,也才能使学生越学越爱学。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学生根据“现在的你和小学时期相比,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哪些地方进步了?”来追忆过去的“我”,审视现在的“我”,并且要求学生在卡片上写下来。学生写好之后全班进行分享。如,学生说:“以前爱打架,现在爱笑了。”(其他学生笑)“以前乐观开朗,现在更乐观、更开朗了!”(学生又笑)“以前胆小,爱哭,现在不怕了。”(学生也笑)“以前胆大,现在胆小。以前玩电子产品,现在不敢玩了!”(学生大笑)。此外,教师还让一个说“现在更爱唱歌”的同学现场唱了一段,引得学生开怀大笑。
在这里,教师通过师生对话交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不但深刻理解了有关道理:每个人都和以前的自己有不一样的地方,每个人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在看待自己的时候,不仅要全面地看待自己,还要用变化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课堂上的阵阵笑声,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借助剧情表演,激活课堂出笑声
借助剧情表演,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而且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由于学生喜欢看戏,也喜欢演戏,所以把剧情搬上课堂,让学生亲自表演,会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确自我认识和评价的三个途径,教师开展了剧情表演活动——自我认识小剧场:
旁白:新学期开始了,为了增进了解,老师让同学们作个自我介绍,有3位同学自告奋勇最先到讲台前介绍自己,分别是:健健、壮壮和小璐。
健健:大家好,我是健健,我认为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我是一个乐观的人,我还是一个勇敢的人。
壮壮:大家好,我是壮壮,老师夸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爸爸妈妈说我很懂事!同学们说我很热心,是个小雷锋!
小璐:大家好,我是小璐,我的同桌活泼开朗,有很多朋友,而我没有。但是,我学过播音主持,她没学过,与她相比,我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在学生表演之后,教师提问:“他们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来认识和评价自己的?”
这个剧情表演活动,三个表演者表演得惟妙惟肖,不仅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了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还引得学生开怀大笑,再次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运用语言描绘,生动形象出笑声
一节课的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与教师的语言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耐人寻味、生动形象,就会引来学生的笑声。否则,如果教师的语言呆板僵硬、枯燥乏味,课堂气氛就会很沉闷,学生的情绪就会受到压抑,自然也就不会有学生的笑声。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新授环节之后的巩固提升环节,开展了一个冥想活动,让学生借助冥想描绘自我:请大家闭上眼睛,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好,根据老师的话进行想象。深呼吸,感觉一下,我的手放松了,我的肩膀放松了,一切烦恼都离我而去了,我很轻松。来,想象着我们慢慢地走出了这间教室,面前出现了一片大森林。森林里的树木真茂密啊!你的脸上有微风轻轻吹过,你的耳边有鸟儿在欢唱。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深深地吸入、慢慢地呼出。继续走,我们来到了一个湖边,湖水真清澈啊!像镜子一般,在河水的倒影中,你发现了崭新的自己。认真看一下你自己,你有优点,也有一直令自己苦恼的缺点。请你给自己一个微笑,悄悄告诉自己:我并不完美,却是完整的自己;我虽然渺小,却是这浩瀚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我!我是最宝贵的!我为自己感到自豪,我爱我自己!
这个冥想活动,在柔和的音乐伴奏下,教师用亲切、柔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和动人的情景,每个同学都面带微笑,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完美境界,不但身心得到了放松,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
五、开展动手操作,活跃课堂出笑声
实践性是本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正是教学落实实践性的需要。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冥想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开展了“真情流露”活动,要求学生睁开眼睛,在一张漂亮的半圆形卡片上给自己写一封信——致更好的自己:我并不完美,但我是完整的我,我的优点是:……,我也有缺点:……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我为自己感到自豪。之后教师让学生把这张卡片与先前在“穿越时空隧道”时所写的那张卡片拼接起来,成为一艘成长小船,放到大海中。(教师展示一张关于大海的图画,学生分组或自愿把自己的小船粘贴到图画中。)
在这里,学生在写好信之后,教师让学生分享,分享的过程中有阵阵笑声。例如,有的同学说到自己“不敢发言”“皮肤黑”“有点胖”“太懒”“爱发脾气”时,都会引来学生的笑声。在粘贴的过程中,学生更是积极踊跃,笑声不断。
可见,观看视频短片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积极参与,借助剧情表演激活课堂,运用语言描绘生动形象,开展动手操作活跃课堂等,都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营造出笑声连连的道德与法治愉悦课堂。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杨家寺中学)
(责任编辑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