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作者: 韩红霞

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英语理论知识、学科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会自主探索英语知识,更为深刻、全面地构建英语知识体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英语知识结构,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学科综合素质。而听说读写英语模块知识是相互关联的,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真正让新的英语知识与旧的英语知识深度整合,让学生从中真正发展、成长、收获,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思维导图,能够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探究能力,实现左脑与右脑的共同发展,让学生在学习新的英语知识的同时,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更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思维导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另外,运用思维导图也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自主整合英语文本知识,这样能对文本知识的重点内容、框架内容有更为全面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组织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

一、利用思维导图预习英语词汇知识

词汇是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牢固掌握英语词汇知识,才能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活动中,要想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英语词汇知识有大概、全面的了解,明确英语词汇学习的目标,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初中英语词汇预习活动中,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把将要学习的英语词汇知识融入其中,学生在绘制词汇思维导图时,就能明确英语词汇之间的关联性,从中掌握学习英语词汇的具体规则,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词汇记忆能力、词汇综合感知素养、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搜集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英语教材知识。在英语词汇预习阶段,教师要展示出思维导图的作用与优势,把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特征、作用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思维导图有全面的认知,明确如何设定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学会运用不同颜色与粗细的线条来展示英语词汇,沿着思维导图的主线延伸分支内容,提升学生英语词汇预习质量。

此外,在初中英语词汇预习活动中,要强化思维导图的实效性、目的性、针对性,把原来学过的英语词汇知识纳入新的词汇思维导图中,构建全新的思维导图体系,让英语词汇学习活动更加有效、更加理想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共同预习英语词汇知识,这样既能提高英语知识预习的效率,又能让学生在相互借鉴、学习中查漏补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跟上英语教学的进度。

二、在知识归纳中运用思维导图

要想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就需要在知识归纳中运用思维导图,全面锻炼学生的英语知识总结能力、英语知识归纳能力,让学生具备更强的英语综合素质。

在归纳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以此来完善、修改英语知识对应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更加深刻、全面地掌握课堂中学到的英语知识,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与实践,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能力与探究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借助教学评价来分析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是否有条理、简单、清晰,以此来激发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知识学习习惯和英语知识思考习惯。

此外,在归纳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利用思维导图归纳英语知识,把相同含义的英语知识整合在一起,这样既能构建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又能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之间的共同点,并从中学习更多的记忆方法与记忆技巧。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表达想法、观点的机会,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英语学习进度与个性化需求,不断优化、完善思维导图,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还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绘制总结性、评价性的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既能拓展、延伸英语知识体系,又可以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锻炼其合作能力与知识探究能力,并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态度。

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内容,教师要善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

首先,教师要做好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前期的分析与准备工作,通过分析教材归纳将要讲解的难点、重点内容,其中主要有语法知识、词汇知识等,并且用多种颜色线条的思维导图展示出来,教师要让学生去观察、分析思维导图,打开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发散思维,让学生能够多层面、多角度去分析问题,在预习新知识的同时回顾旧的英语知识,构建完整的英语知识结构。

其次,在完成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课前的准备工作后,教师还需精心策划英语阅读活动的导入环节。教师要保证阅读活动课前导入的趣味性和生活化,利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去联想实际生活,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分析与概括课文的主旨内容,并且给予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思维导图的机会,之后教师再展示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与学生共同参与到主题探讨之中,相互分享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主要英语内容。

最后,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把思维导图运用在课后阅读总结、归纳中,对学生展开全面、个性化的学习评价,共同构建有效化、高效化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师要对英语教材知识开展多方面的拓展与延伸,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与英语教材相关的优质英语课外素材知识,并且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让知识的拓展、补充更加具体化,构建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资料搜集能力、思维导图绘制能力和课后复习习惯。

四、通过思维导图实施拓展性英语学习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英语教材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面,为后续的英语知识学习、知识运用奠定扎实的学习基础。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拓展性英语教学活动,全面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的英语知识运用能力、英语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运用英语思维导图,把生活中见到的英语词汇、英语知识作为思维导图的主题,让英语词汇思维导图更加丰富多彩,实现实际生活和思维导图之间的整合,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活动中运用思维导图,实现英语知识的积累与拓展,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让学生更深层次地去思考、联想、探究,让其具备较强的英语学科素养。教师还要重视英语拓展性实践活动的实施,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英语思维导图,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想法、观点,引导学生掌握英语课堂学习的主导权,自主投入思维导图绘制与英语知识积累中。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双向沟通与互动,借助英语思维导图,让学生自主构建英语知识体系,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全面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面,锻炼其英语知识运用能力、学科实践能力、学科思维能力,让其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英语知识。同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师要把绘制思维导图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享受探索知识、构建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促进其个性化成长。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山丹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岳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