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质量课堂教学构建策略

作者: 蔡文娟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一线教师都在寻求构建高质量课堂的有效策略以及路径。虽然小有成效,但还是在小学高质量课堂构建的现实工作中遇到一些难题。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是倡导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正与我国课程改革提出的构建高质量课堂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与价值

翻转课堂又被称为“颠倒课堂”,原因是翻转课堂不仅颠倒了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还颠倒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授课顺序。首先,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然后,在翻转课堂中,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最常见的做法是教师提前准备好微课小视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并最终通过自主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教师针对学生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来完成知识的学习和自我内化过程。

翻转课堂可适用于小学、中学、高中甚至是大学,但需要教师注意在教学中重新安排规划好课堂内外时间。翻转课堂符合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要求,还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憾。对小学生而言,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其高效完成数学学习。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翻转课堂的运用优势

1.确保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翻转课堂的一大教学特色是其与传统教学模式完全相反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新模式。所以,在翻转课堂中,相比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先学更应该放在第一位。也因此要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自内心认同自己课堂主人的地位,有效激励学生以积极向上的热情参与课堂所有教学活动。此外,在小学数学的翻转课堂中,不论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还是课后巩固复习,都在强调学生要不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要学会通过独立思考来探究问题解决的办法。这些更加凸显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占据课堂主体地位的特性。

2.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参与度

小学数学由于学科特性存在趣味性不足的问题,而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倡导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以此来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意味着学生可以选择独立自学,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学习的方法,也可以与教师就疑难问题进行直接沟通。由此可见,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独立自主学习时都拥有更加积极的课堂行为。

三、引入翻转课堂,构建小学数学高质量课堂的有效策略

1.微课视频导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的“翻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变化,课堂的中心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另一方面是其改变了传统的先教后学授课顺序,而是先学后教。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教师可先发送微课视频,再配合以掌握为目标设计的学习单和学习任务单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可通过自主暂停微视频、查阅教材、反复观看微视频等学习步调来完成学习单,最后通过学习任务单检验学生自学成果。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学生已经对新课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因此,配合教师的新课讲解可以加深对新课知识的理解程度,还能针对自己预习时产生的疑问和教师进行一对一有效沟通。

2.个别指导和个性化关注,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为满足学生自由探索和内化新知的需求而留出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人,而是充当课堂活动的支持者和指导者,也因此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期间的行为和状态,再结合学生课前上交的学习任务单结果反馈,以此作为掌握学生学情的依据。所以,翻转课堂为教师的因材施教创造了便利条件,方便教师跟进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总之,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指导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每一个学生掌握新知,获得更多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成功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心,对学生之后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通过教学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耐心倾听学生诉求,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注重学生分享,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翻转课堂的课堂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师要基于翻转课堂构建高质量课堂就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分享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式师生谈话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分享环节。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更看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体验、认知和情感变化。所以,教师可以在最后的分享环节中多引导学生进行经验分享,不仅是了解学生在课后知识体量上的增长,还要了解学生情感体验的兴趣点。

教师可以在学生主动分享完之后,设计提问来引导学生分享更多过程性的心路历程和情感变化。设问要以开放式提问为主,引导学生多说,如:“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难以理解、感到困惑的知识点?”这样的提问不限制学生的回答思路,学生可以多元回答。要尽量避免封闭式提问,如:“你有没有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感到困惑的知识点?”这样的封闭式提问会让答案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若要在分享环节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分享更多学习经验就要多问开放式问题。此外,教师提问的内容既可以是关于学习过程的,也可以涉及教学过程。分享环节结束后,教师要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还要能以此调整之后的教学设计。

4.及时反馈总结,提升翻转课堂教学质量

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自主学习、自由探索,但课后的及时反馈总结也不容忽视。教师通过及时反馈,可以总结教学经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这对提升翻转课堂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课后对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进行及时总结和反馈的重要性。养成在每次翻转课堂结束后进行课后反馈总结习惯,既要反馈总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反思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所设计的翻转课堂内容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在这基础上,教师要为学生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学习表现和学习结果。针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教师也可建立关于教学设计的评价体系,反思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以及在教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总之,通过课后及时的反馈总结,教师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客观地了解到自身在教学中的真实教学反馈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之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对于构建小学数学高质量课堂,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都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将理论结合实践探索构建小学数学高质量课堂的有效策略,推动小学数学课堂的改革创新和提质发展,培养更多的数学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