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者: 范琳悦

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需要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提升,也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但是,在实际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并没有重视德育的渗透,这就难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针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开展研究。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渗透的联系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材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和德育素材,并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现状,以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和个性发展为基础,实现英语教学过程中德育内容的有效拓展和外延。同时,教师可通过德育的有效渗透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并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充分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将德育的相关内容更加充分地渗透于小学英语教学体系,实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全面激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让学生逐渐成长为综合能力强、道德素质高的优秀人才。

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二者在某种意义上互为表里。《英语课程标准》着重强调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培养,近年推行的素质教育也鼓励学生全方位发展,而德育渗透不仅仅能够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同样也能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正能量的思想影响和渗透。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德育的渗透和影响,帮助学生成长为人格健全、思想高尚的时代新人。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问题

1.教师对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重视不足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英语教师过于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家长和学校等方面大多会将成绩视为衡量学生自身价值和课程教学效果、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但是,这样的认识与看法并没有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也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切实转变英语教育重知识、轻德育的现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2.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较低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师认为英语仅仅是一门语言工具,而小学阶段的英语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西方语言,奠定良好的语感基础,因此,教师就只注重对英语语法的讲授和英语语言的操练等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却忽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另外,虽然有的教师在备课阶段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意义,在教案中也提到德育的相关内容,但是在考试压力的影响下,教师逐渐放弃或忽视德育的渗透,无法充分体现小学英语课堂中德育的价值和内涵。

3.教师对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发掘不充分

《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要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充分展现语言学习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英语和其他外语全方位认知世界,逐渐养成跨文化的意识,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但是,有些小学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教育资源,忽视了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如,小学英语教材中包含讲文明、懂礼貌、爱护环境、助人为乐等众多显性或隐性的德育渗透内容,但多数教师并不重视此类德育资源,其德育渗透意识和能力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对策

1.德育渗透要因材施教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因素,并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强化所学知识,切实提高英语教学与德育渗透的紧密融合性,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和价值。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重用心、用情的教育和引导,从教材中充分发掘德育内容,并在课上或课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始终坚持循序渐进、以人为本的目标和要求。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合理沟通和交流,以合理的德育渗透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六年级上册“Protect the Earth”一课时,教师要强化保护环境理念和精神的引导,可以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出发,针对学生生活中浪费纸张等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和保护地球的重要意义,实现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更好地开展小学生道德教育,进一步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正能量的思想影响和渗透,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和德育素养的发展。

2.营造和谐积极的环境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强化对德育的渗透,因为德育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活动类型,同样也是较深层次的精神活动。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师可以充分营造良好和谐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始终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如,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德育渗透时,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举办更有趣味性的德育活动和课外活动,针对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特色,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时也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认知,让学生学会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施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涉及东西方节日和传统文化的单元主要为三年级的“Happy New Year”、五年级的“At Christmas”和“Chinese Festivals”以及六年级的“Chinese New Year”,另外,教材内容在现有节日和文化的基础上增加了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内容。教师要从西方节日文化和东方节日文化中充分汲取德育的重要素材,切实营造良好的英语德育环境,从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跨文化态度,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3.教师要强化个人榜样的力量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教师始终是他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在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不断强化教书和育人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以身作则,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让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以实现对学生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身,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用积极向上的话语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长处,关注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并帮助其进行改正和弥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心态,提升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效果。

首先,教师要着重强化自身做榜样并率先垂范。如在课堂中让学生帮忙发放作业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说一句“Thank you”,通过简单的话语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其次,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乐于助人、品德优良的学生树立成榜样和典型,让学生互相学习,学习他人的长处和优秀品质,将德育的相关内容更加充分地渗透于小学英语教学体系中,以期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效果,助力学生成长。

总之,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要切实转变思想,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德育的渗透,助力学生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吴淞江学校)

(责任编辑  岳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