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元素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合策略
作者: 张亚传统文化元素是高中生在音乐鉴赏课程中接触较多的内容,并且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开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时,教师应及时借助音乐教学的优势,将传统文化与音乐鉴赏课程相结合,从而有效培养高中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意识,使其深刻感受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以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水平。
一、融合诗歌舞蹈等元素,加深音乐鉴赏体验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它与音乐教学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诗经》《楚辞》以及一些经典的唐诗宋词、元曲等,都可以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呈现出来,不管是朗诵还是吟唱,都能为学生呈现出相映成趣的学习情境,进一步加深高中生对音乐鉴赏的体验。
例如,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这一课的内容中及时融入诗歌这一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流畅、婉转的乐曲声中,深入体验古代诗歌文化的意境美,再伴随优美的音乐律动,为学生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音乐鉴赏氛围。此外,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及时品析诗歌中独特的韵味,感知音乐和诗歌相互渗透的美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元素,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
舞蹈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组成元素。比如汉族的秧歌舞和跑旱船、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舞蹈、苗族经典的跳月舞,等等。不同的民族舞蹈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我国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特色。
例如,在进行《舞剧的灵魂》的音乐鉴赏教学时,教师就可把不同民族丰富的舞蹈元素融入课堂,进而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民族文化元素得以弘扬与传承。这在开拓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审美技能。
此外,我国传统文化元素还有民族乐器,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并且任何一种乐器都有经典曲目流传至今。所以,教师在开展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时,要及时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民族器乐世界,让他们深刻体验民族乐器的发展历史,更多地了解民族器乐,使其学会鉴赏民族乐器演奏下的经典音乐。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器乐的热爱之情,加深他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体验。同时,教师在课下还可为学生推荐更多优质的乐曲,如《高山流水》《广陵散》《十面埋伏》等,学生在赏析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器乐曲目时,还能加深他们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
二、结合音乐赏析,了解与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音乐赏析带领学生去鉴赏传统艺术元素,进而让他们不断提高对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理解水平和鉴赏技能。在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中,包括众多典型的民族特色音乐艺术,其内容非常丰富且形式多样,同时还隐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由于受到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影响,有很多传统音乐文化元素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与传承,而遗留下来的一些传统音乐文化难以紧跟时代步伐做出全新的尝试与改变,这在一定程度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其不能全方位地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及学习注意力。所以,在具体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结合赏析环节,带领学生了解和感受丰富的传统文化,有效地将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下去。
例如,在教学《少女的祈祷》一课时,教师可以基于音乐赏析,融入该歌曲的传统文化元素、背景内容,以及音乐家的内容介绍,进而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音乐家在该作品中所寄托的情怀,进一步丰富音乐赏析的内涵与形式,同时也能够充分体现出时代特征。在课程讲解中,教师需要对音乐家及其作品进行详细的介绍,让学生理解其创作背景,从而受到感染与熏陶,帮助他们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通过这种形式的音乐赏析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充分了解传统音乐作品中的核心思想,而且能通过不同的音乐思想,感受不同音乐家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化理念,最终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发展,有效提升其音乐素养。
三、开展音乐活动,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大多数的音乐鉴赏课程都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的,且多是让学生通过了解曲目的背景内容、歌词大意以及聆听音乐演奏,进而完成课程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的参与积极性,而且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降低整体的高中音乐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应该及时为学生开展音乐学习活动,同时将传统文化元素导入活动中,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使其深入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最终让他们自主融入传统文化氛围中。
例如,在鉴赏《看秧歌》这一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用电子设备为学生播放该曲目的演奏,再向学生展示有关“秧歌”的传统文化内容,以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内容掌握。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秧歌的内涵定义,并在小组内进行合唱演奏,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音乐鉴赏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度与民族自豪感。最后,教师让每个小组分别表述“秧歌”的深刻内涵,并让小组对该曲目进行合唱演奏,使其领悟传统音乐中的精髓。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鉴赏课堂中,而且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
音乐赏析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经典的音乐作品,从中全面了解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师还可通过涉及传统节日的音乐曲目,如端午节、春节、国庆节等,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传统节日音乐活动,从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传统节日的氛围,调动他们音乐赏析以及对传统文化探究的积极性,使其深刻体会文化内涵。
四、编创音乐教学,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古典内容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编创,或者带领学生共同编创音乐鉴赏课程中的学习内容,进而深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以充分体现优秀文化元素的魅力,带领学生走进传统、传承古典。
例如,在教学《芬兰颂》一课时,教师可以把其中带有文化元素的内容摘取出来,如节令、民族以及古典器乐,并将这三个内容进行依次编排,按照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选择适当的音乐节奏旋律难度。然后,教师需要选取合适的补充曲目,可结合我国众多优秀的古典音乐曲目,或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一步适量增选。通过这种编创音乐内容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基础的音乐知识,而且能有效提升他们对音乐学习、赏析以及编创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通过教师带领学生探究我国传统古典音乐内容,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从而增进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知。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还可让学生在课下积极编创一些古典音乐曲目,使其在深入赏析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充分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加深传统文化元素与音乐鉴赏课程之间的密切关系。
总之,在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创新自己的授课思维与教学方法,而且要更新音乐鉴赏理念,深入挖掘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和高中音乐教学有效融合,从而让学生学习、了解以及赏析,最终使其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实现高中音乐的有效教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第五中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