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促进田园山水画综合育人
作者: 顾婕在我国古典绘画中,田园山水画得到了充分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村野之景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独立画目,引导学生学习田园山水画,不仅能让学生感知画作中的意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去学习田园山水画的绘画技法,完成对传统绘画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项目化教学是指为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对所学知识形成有效构建的教学方法。在组织学生学习田园山水画时,教师通过引入项目化教学,有效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田园山水画的育人效果。
一、以画家背景为项目,培养美术素养
每一幅田园山水画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背后的故事,而创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影响着作品的风格和意境。试想,如果学生对画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那么在进行作品分析时,就难以真正体会画家的感受。教师应当将画作的创作者作为学习项目,使学生在完成学习项目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了解画家的生平经历,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当学生在未来的美术欣赏活动中遇到同一画家的作品时,就可以从画家的生平经历出发,感悟画作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例如,学习齐白石的田园山水画时,教师就可以将齐白石的生活经历和绘画特点作为学习项目,引导学生收集资料。齐白石是我国田园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他的画作中常常蕴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与田园志趣。齐白石早年学习绘画时,是《芥子园画传》这一图谱将其带入了中国画的世界。齐白石早期并不拘泥于模仿前人的画作,经常在临习前人绘画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揣摩创作。同时,齐白石较为欣赏富有独创性的画家,深受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影响,向往平凡、安定的生活,与政治和官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些在他的画作中皆有体现。当教师将齐白石的生平经历和田园山水画的画作特点设定为学习项目后,就可引导学生在学习项目的过程中,详细地了解齐白石的学画经历以及创作特点。这样,当学生再遇到齐白石的田园山水画时,便能对齐白石的其他绘画作品作出精准鉴赏。
显而易见,教师将画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特点作为学习项目的内容,让学生在实施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对画家进行详细的了解,使学生在积累美术知识的同时,感悟画家在美术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以自主收集为项目,发展学生个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因为自身独有的学习背景和学习经历,个人喜好也有所差异,教师在组织学生赏析田园山水画时,学生表现出的状态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兴致勃勃,有的学生则兴味索然。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自主收集田园山水画知识的任务,使学生基于自己的喜好、基于自己的情绪选择画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置“收集田园山水画知识,并对收集到的知识进行整理”的学习项目。随后,学生以网络检索等方式,自选角度对田园山水画知识进行检索,在自主检索和收集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选择收集田园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有的学生选择收集田园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和用色方法,有的学生则选择收集田园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学生在收集田园山水画的相关知识,整理美术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带有个人特色的美术知识库。最后,教师按照学生检索的内容,为学生组建合作交流小组,组织小组学习,引导学生依据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向,使学生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进行资料共享,进一步拓宽彼此的视野,加深对田园山水画的了解。
可以看出,教师为学生布置自主检索的项目活动,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以便学生在不断满足自身个性需求的同时,增加对田园山水画的深入了解。
三、以画作鉴赏为项目,提升鉴赏水平
鉴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学生学习田园山水画时,教师也应当将画作鉴赏内容设定为学习项目,组织学生自主开展田园山水画的分析和欣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鉴赏方向,学会对田园山水画进行有效分析。在学生实施学习项目时,教师应当以田园山水画为基础,为学生设定多元化的问题,让学生在依序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田园山水画的赏析。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置了“欣赏《吴中山水图》和《柳桥独步》”的学习项目。教师将问题贯穿于学习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以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项目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先向学生抛出问题:“这两幅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季节?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让学生在分析季节的同时,分析画作中的异同。在学生找出两幅画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后,教师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两幅作品中的哪部分运用了中锋的绘画技法,哪部分运用了侧锋的绘画技法呢?”引导学生赏析两幅作品中的树、房等景色的绘画技法,逐步明确画作中中锋和侧锋的运用。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从两幅作品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帮助学生对两幅作品进行自主鉴赏和分析,让学生在挑选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围绕田园山水画为学生设定审美鉴赏的学习项目,并以问题为媒介,引导学生开展审美分析,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对美术作品进行有效解读,逐步培养审美素养。
四、以实践创作为项目,强化绘画能力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田园山水画的目的之一是期望学生能够掌握田园山水画的画法,传承和发展中国古典绘画技艺。所以,教师不可避免地要为学生布置实践创作的学习项目,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地提高艺术表现力,发展绘画能力。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引导学生向大家讲述自己的创作灵感和绘画经过,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工作,让学生在互评过程中相互促进,自我改进,进一步提升绘画能力。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田园山水画的绘画技巧以及构图的方法等知识,就是为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打基础。随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自主创作一幅田园山水画”的学习项目,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构思和绘图过程中,有效把握田园山水画的绘画技巧。在学生完成创作活动后,教师搭建平台,组织学生讲述自己的绘画灵感以及绘画过程。在了解了彼此的作品后,引导学生展开互评工作,指出对方作品的优点以及修改建议,让学生在相互点评的过程中,收获相对客观的建议。最后,教师针对学生作品,从专业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点评,引导学生进行深刻反思,在肯定自己的优势之余,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之后的田园山水画创作中做到及时改进,提高绘画能力。
教师通过为学生设置实践绘画的学习项目,灵活设计评价环节,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促使学生在树立自信心的同时,不断改进绘画技巧,提高绘画能力。
总而言之,项目化教学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助力学生发展美术素养的优质教学模式。在田园山水画的教学中,教师引入项目化教学,能够让学生以模块化的形式,完成对田园山水画的学习。所以,在未来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应当继续重视项目化教学,不断为学生设计学习项目,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项目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责任编辑来静)